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系秋季的第五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0月7日至9日交节。寒露后,昼渐短,夜渐长;热气退,寒气生;阴阳两气渐转,昼夜温差渐明;南方秋意欲浓,朔北冬雪欲纷。
节气三候一候:鸿雁来宾
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三候:菊有黄华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相关诗歌
1《寒露》
[当代]左河水
天高昼暖夜来凉,草木萧疏梧落黄。
昼享菊香播小麦,夜尝梨贝养脾肠。
2《池上》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3《授衣还田里》
[唐]韦应物
公门悬甲令,浣濯遂其私。
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
气收天地广,风凄草木衰。
山明始重叠,川浅更逶迤。
烟火生闾里,禾黍积东菑。
终然可乐业,时节一来斯。
寒露时节注意事项
1不漏腿脚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
脚掌是离心脏最远的器官,相比起其它部位,脚掌获得的血液供应较少,加之皮下脂肪薄,保温性能差,因此尤其容易受到寒冷刺激的影响。
寒露过后,气温逐渐走低,因此要尽量避免赤膊露身、赤足着地,以防凉气侵扰、“寒从足生”。
2注意暖颈
脖子连接头部和躯干,但保护较为薄弱,是寒气入侵的主要部位之一。脖子受凉,可能引发咳嗽、感冒、喉咙发炎等不适。
秋天季节,戴薄纱质地的围巾即可有效保暖颈部。
如颈部受凉,感觉僵硬时,可前后伸缩脖子,再左右转动,以舒缓僵硬。
3保健防寒
在这节气里最容易诱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疾病。此时的气候实际上是夏秋暑热与秋凉干燥的交替,最容易患上季节交换的感冒发热,这些季节性的常见病都要充分防范,加以警惕。①建议每天睡前热水泡脚30分钟,帮助血液循环,提高免疫能力。
②早起运动注意避开早雾时段,以免诱发呼吸道疾病;老年人运动以选择太极拳健走等低强度有氧运动为宜。
4补水防燥
秋天多见干燥,因此要注意补水。有心脑血管病史的朋友,尤其要注意清晨和晚间适量饮水,以提高血液中的水分含量,以防血液黏稠,血管栓塞。最后送大家一首寒露养生小口诀:
寒露天凉露水来,
落叶惆怅感伤怀,
甘淡滋润益胃脾,
防燥润肠养娇肺,
多吃枣莲鸭肉鱼,
登高养阳心神怡。
完
排版:吴嘉梁
审核:张欣瑞(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