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今秦汉海洋文化研究出版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5

页数:

定价:.00元

装帧:精装

系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ISBN:2

作者简介

王子今,年12月生于哈尔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出版《秦汉交通史稿》《史记的文化发掘》《秦汉区域文化研究》《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古史性别研究丛稿》《秦汉社会史论考》《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秦汉史:帝国的成立》《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秦汉称谓研究》《东方海王:秦汉时期齐人的海洋开发》《秦汉交通考古》《秦汉名物丛考》《匈奴经营西域研究》《汉简河西社会史料研究》《长沙简牍研究》《秦汉儿童的世界》《秦始皇直道考察与研究》等学术专著40余部。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4项,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特别项目“新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年子课题“匈奴经营西域研究”。学术专著《秦汉交通史稿》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学术专著《秦汉称谓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及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通过多视角、多方位的考察,理解秦汉社会对于海洋的认识层次、开发程度和利用方式,也期望能够就此说明中国古代海洋探索史和中国古代海洋学史中秦汉人的贡献。此前对当时的海洋探索、海洋开发,对当时社会的海洋意识,对这一历史阶段的海洋文化的总体论说,研究还很不深入。此项研究尝试说明秦汉时期海洋文化的风貌与特色,从而深化对秦汉历史的认识,也为考察中国古代海洋开发史进程及海洋学的历史发展提供学术基础。

目次

第一章秦汉海洋资源开发第一节“海王之国”:“轻重鱼盐之权以富齐”1.“海物惟错”2.《韩非子》“海大鱼”寓言3.秦“致帝”齐王与秦始皇“东游海上”4.田肯“东西秦”说5.汉武帝盐政对管仲“正盐筴”制度的继承第二节海洋渔业1.《货殖列传》经济地理分析说到的“海鱼”2.《说文·鱼部》所见“海鱼”3.海上渔捕方式4.“倭人善网捕”5.范蠡“海畔”经营及其《养鱼法》《养鱼经》6.关于“海租”“海税”第三节海盐生产1.青州盐业的早期基础2.齐国盐业与盐政的考古学考察、3.西汉齐地盐官4.刘濞“煮海水为盐”5.汉赋“海滨”盐产史料6.“猗顿之富”7.汉武帝“总一盐、铁”与汉宣帝“减天下盐贾”第四节“珠玑”“瑇瑁”诸产1.番禹“都会”地位2.“珠厓”“珠崖”名号3.合浦之珠3.“淮夷蠙珠”4.北海珠产信息5.秦汉社会的“珠玑”消费6.“龟贝”“为器饰”及鱼皮“输之考工”第五节秦始皇陵“人鱼膏”之谜1.“人膏”“鱼膏”疑惑2.“人鱼”“出东海中”说3.“鱼灯”和“鲸灯”4.“大秦”的“鲸鱼灯”第二章秦汉海洋航运第一节渤海航运与环渤海地区的文化联系1.“燕、齐海上方士”的活跃2.“燕、齐之疆”,“缘海之边”3.环渤海地方区域文化发育的交通条件4.“燕人”“齐客”“入海”与秦皇汉武“海上”之行5.秦汉环渤海地区文化风格的演换6.辽东“浮海”移民第二节“海北”朝鲜航路的开通1.经由海路的朝鲜“亡人”2.张良“东见仓海君”3.乐浪郡户口4.“亡人”推进的文化交流第三节越人航海传统与闽越航运优势1.越人航海能力优势2.汉王朝“事两越”3.闽越海境的“海风波”4.城村城址水门发现5.“东冶”的地位第四节东洋航运1.徐巿“入海”2.徐巿东渡的历史影响3.“汉委奴国王”金印4.关于闽越东洋航路5.毛民国·君子国·不死国第五节南洋航运1.“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航线2.“入海市明珠”3.东海的“琅邪”与南海的“琅玡”4.辗转“西南夷”“呈表怪丽”的远海珍宝5.关于“蛮夷贾船”6.甘英“临大海欲度”7.汉代南洋航运的考古学实证第六节海港建设1.碣石·徐乡2.黄·之罘·成山3.琅邪·朐4.吴·会稽·句章·回浦5.东瓯·东冶·揭阳6.番禺·徐闻·合浦7.龙编·卢容第七节“楼船”与“治楼船”1.“戈船”形制2.“用船战逐”3.南海外域船舶4.庐江“楼船官”5.朱买臣受诏会稽“治楼船”6.“青、兖、幽、冀四州,大作海船”第八节汉代的“海人”1.《说苑》“海人”故事2.“海人”神异传说的海洋知识史背景3.“海人”与“山客”第九节关于“博昌习船者”1.卜式言“习船者”2.“齐习船者”:造船史研究者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lizx.com/glsy/85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