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分享作品成了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越来越多的孩子将思维导图用在学习、生活中,这让我特别高兴,又使我迫不及待的将这些图以及背后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每一位朋友分享的困惑、经验或者感慨,都有普遍性,往往是大家或多或少都会碰到的。这使得分享变得尤其重要:我们在讲述的过程中总结和思考,我们又在读他人的故事时学习并反省。
孩子们从五六岁的年龄就要开始长达十几年的校园生活。长时间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孩子们需要不断地面临新知识、新技能的挑战,要么在这些挑战中不断获得自信和效能感,要么在挑战中感受到挫败并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每一位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学习上的“赢家”,更希望孩子能够充满自信地面对人生更多、更重要的挑战。我也不例外。
希望思维导图能够将学习变得有趣一点,能够帮助孩子们学得轻松一点;
希望思维导图能够使孩子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和自信:我会思维导图呢!我很厉害!
小花高薪蕊,10岁
老师不好意思图发晚了。这周五孩子期中考试,一直计划用思维导图方式给她进行知识总结,今天晚上才完成。图一是用括号图的方式把前半学期学习的知识进行总结,还归纳了每个单元错题的原因,因为比较匆忙加之地方不够,所以写的有些乱和不规范,望老师见谅。
粟米:用括号图来归纳、整理学科知识,是非常好的用途。这张图不仅有对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还有对容易出错问题的分析,非常实用。建议将这份笔记保留下来,这样到期末复习的时候,可以直接拿出来用。
孩子画完图之后,可以问问她:“你觉得这样画清楚吗?还有什么可以方法可以标注地更简洁、清晰?”启发孩子有意识地不断完善学习方法。而美观的问题不必太在意,毕竟调动孩子的思维才是最重要的。
小花:图二是电影蓝精灵预告片的内容简介,计划这周末带孩子去看,先让她用气泡图把内容画出来,有些简单了。
粟米:蓝精灵的气泡图画得很标准,描述出了蓝精灵的特点。有一个方法可以检验这种描述是否足够:将中间气泡遮住,看看其他人能不能猜出来描述的是谁。
小花:图三是一个感人的小视频,讲一只小鸟的成长历程,她很喜欢看,就用流程图的方式把内容表达出来。只是每次画图都特别简单,没有老师作品展示里那些图画丰富,要求多了孩子就有些不情愿,我自己又没办法代劳,所以感觉有些不好意思,希望老师不要介意。以后会多多努力的。
粟米:薪蕊画的《鹬》把小鸟学会觅食的过程再现了出来,这让我想起孩子们常常会碰到的一种文体——读(观)后感。复述故事是写这类文章的基本功。
除了可以将小故事画成流程图之外,建议薪蕊围绕这个小视频画一张复流图,中间的主题是“学会觅食”,分析一下多重的原因和结果。
建议您引导孩子思考多方面的原因和结果,比如鸟妈妈起到了什么作用,它的朋友小寄居蟹起到了什么作用,还有蛤蜊对小鸟的诱惑;小鸟学会觅食之后除了不会挨饿、很开心,还有什么其他后果?如果小鸟以后再碰到困难,它会怎么办?是不是因此变得更勇敢和乐观了?如果碰到好朋友需要帮助,小鸟会怎么办?
明波
老师好,第一次尝试做思维导图。还请给予指导。本想用第一种图的结构,可是做着做着就乱了。
粟米:不太清楚这张图的背景,如果是给孩子教,建议将描述的图和分析因果的分开,一次聚焦一个主题,帮助孩子建立清晰地认知;如果是妈妈用,完全可以保留原来的风格,将所有知识点糅合在一起。
可以做一些调整,以使逻辑关系更清晰:用气泡图来总结帝企鹅的特点,可以将图上多数内容罗列进去,这个图是描述性的,用关键词写清楚是什么样就好。
用复流图来分析企鹅对环境的适应(因果关系),左侧写企鹅的特征(鳍状肢)、纺锤形身材等,中间是帝企鹅的整体,右侧写这些导致的结果,比如游得更快、保暖、潜水等。
Yoyo涵涵,9岁
粟米老师,作业又交晚了。每天跟孩子一起学习的时间都很紧张,把最近的作业一起交了,老师可以在下期点评。孩子看了老师的点评劲头变足了。
粟米:看到孩子劲头变足了很开心,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啊!孩子画的对位(流程)图非常清晰、有序,中间加了一个判断条件——是否进位或够减,这使得整个过程很有些像编程,每一步都有清晰的下一步,并且要根据是否满足条件来决定如何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展现了当下被反复强调的数学思维或理工思维。此外,左下角验算的括号图用得也很准确。
粟米:看到估算和计算的对比分析,我感到很受益——在给糯米改作业的过程中,我也感到这两个概念很容易混淆。这张图不仅区分了二者的计算要求,还列举了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我要借鉴这张图给糯米讲一讲。
粟米:涵涵画的三张圆圈图都很标准,是对相应主题的联想;插图配得非常生动、形象,即便不看文字也能够读懂含义。弧线的图是用英文结合插图来表达的,很精彩。
粟米:家乡的图信息量很大,画出了生活和景色的细节。如果涵涵写同一个主题的作文,可以把这张图拿出来参考,建议选择其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你最想跟同学们分享的,将其中的细节描写出来,一定是一篇非常生动的作文。
粟米:红色的这张图里,孩子由颜色联想到的竟然有27种之多,涵盖了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很赞!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涵涵很喜欢观察,也很擅长观察。
妈妈可以引导涵涵进一步联想与红色有关的、无形的东西。比如,在她心中,红色代表什么情绪?代表什么情感?有哪个故事、有谁会使她想起红色?
Yoyo:
这月出差二十天,孩子老早催我发她画的长度单位的树形图,我接着出差了,今早跟她说已经学了长度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我们可以把分别画的图汇总到一张图上面再分享,本来我准备把模板画给她的,她说自己来。等我周末回去就给我。这次破天荒是她自己主动要交作业。
仔细想了很久老师对点评的回复,当时很震惊,我一直把自己摆在比孩子高的角度,指使孩子按照我的意思做事。但在学习时孩子却出了不少好点子,反而让我学到了更多。我已跟孩子道歉,本来已很努力的在做,妈妈却不断的在挑刺,看不到孩子的进步和优点。
粟米:涵涵妈妈的留言让我非常感慨,一方面感叹妈妈太不容易了,为了孩子的进步真是什么都可以付出,不仅要不断自我充电,还时时反省,即便出差了也一心系在孩子身上;另一方面,让我感慨的是,孩子也很不容易,不仅要学习新技能,还要将自己的作品展现给“权威”的父母或者老师点评。我们都不喜欢被人否定带来的挫败感,不是吗?
Suzanne琪琪,12岁
孩子一直对希腊神话着迷,这是她做的一个关于希腊人物的桥形图。
粟米:嗯嗯,还记得琪琪画的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对比图。这张桥形图非常标准,类比就是要这样用。这是一个了不起的research,有孩子的分析、思考在里面。
建议宝贝继续画这一系列的思维导图,比如,可以用气泡图来描绘一个令她印象深刻的神,用复流图来表达一个有多重原因、造成多重结果的故事等等,也可以用流程图来搜集clues并得出自己的inference(近期跟大家分享具体示例)。
说不定哪天,宝贝可以借助这些图来给大家做专题报告,讲讲她所熟知的希腊神话。
姚小姚齐齐,4岁半
粟米:这张树形图的分类标准是“音调”,列举了相应的例子。有趣的是,这些例子以人体器官为主要内容,也包括了孩子喜闻乐见的数字和日常用品。用熟悉的东西举例,可以帮助小宝更轻松地获得概念。此外,四声音调用嘴的方向来表达,也很有创意,恐怕小朋友一下子就记牢啦!
妈妈写字,宝宝配图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有满满的参与感、成就感。刚开始教孩子的时候,有的家长会自己来画图,然后拿给孩子看,相比之下,我更建议大家尽量与孩子一起做。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如果你也在家自己指导孩子学思维导图,这儿有几条小建议:
围绕作品,不跑题。爸爸妈妈对孩子太熟悉了,容易从孩子的一个行为想到另一个行为。比如讲着思维导图,想起来应该鼓励孩子多阅读。这种跑题会让孩子产生厌烦的情绪,没啥益处。
反馈客观、具体的意见。当看到孩子的作品之后,可以告诉孩子你从他的图中看到了什么,你猜他是如何想的,请他讲一讲做图时的想法。如果你表扬孩子画得好,那么请说出3个具体的“好”。同样,当你想指导孩子做得更好的时候,请讲具体的建议,而不仅仅是对意识形态的要求——比如更用心、更耐心。
点击“思维导图”即可获取思维导图相关文章目录。
如果你喜欢粟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