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遇到以下一些“眩晕”的发病情况
抬头晕
低头晕
起床时晕
睡觉躺下也晕
翻身时还是晕
只能朝着一个体位睡觉
每次眩晕发作都是在上述体位或头位改变时出现,持续几秒钟就缓解了。如果你的眩晕或头晕是在上述情况下出现,那么可能是耳朵里边的“耳石”在做祟了,我们俗称”耳石症”。
耳石症,这个诊断,只是我们临床上的一种通俗的叫法,其实它有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因此从字面上,我们可以很好的理解,这种“眩晕”是一种良性的疾病,不会像脑梗或脑出血一样,出现生命危险。
第二,它的发生(眩晕)一般只在体位改变的时候出现,就如上面介绍的常见的几个体位;因此它又叫“位置性眩晕”;并且每次眩晕持续的时间一般在1分钟以内就缓解了。如果你出现上述几种情况的眩晕,那么你“耳石症”的诊断基本可以确诊了。。
目前据研究报道,耳石症是临床上导致眩晕的最多见的一种发病原因。年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神经内科眩晕及平衡障碍诊治中心Brandt等学者对例门诊以头晕或眩晕为主诉而就诊的患者,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导致眩晕疾病的各主要病因中,其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发病率居单病种首位,为18%。
以下是耳石症患者常常关心的一些问题
壹
问:耳石是我们常说的耳屎?
当医生跟患者说,你的眩晕是耳石症导致的,很多病人经常很迷茫,第一反应就是问医生,我经常掏耳朵,怎么还会有“耳屎”。是的,你误解了医生的意思。
我们说的“耳石”,并非耳道内的“耳屎”;耳石来源于我们内耳;而耳屎是在我们的外耳道内。两者其实相隔十万八千里。。
贰
问:那么我要问了,既然它不是耳屎,那么这个“耳石”从何而来,是真的石头?还是说像肾结石或胆结石一样,是后天自己长出来的?
是的,这个耳石,是一种真的石头,研究发现它其实是一种碳酸钙结晶,跟肾结石和胆结石是不一样的。它与生俱来,自出生便伴随着我们。它来源于我们内耳耳石器官(又叫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耳石颗粒,正常情况它维系着我们人体的平衡。如果没有这个耳石,那么我们的生活将非常痛苦,因为缺少它我们将无法维持正常的平衡功能,无法行走,无法生活。
耳石器官(椭圆囊和球囊)上的耳石颗粒解剖图
叁
问:既然耳石每个人都有,那么为什么我的耳石会脱落?
目前关于耳石脱落的机制及诱发因素尚不清楚。目前的研究认为可能与一下情况有关:
劳累、熬夜
高血压、糖尿病导致的末梢循环供血障碍
女性更年期时,
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的缺钙
另外还有一些老年性的,耳石器官老化,导致的退行性改变(我们常形象地跟病人解释说,年纪大了,胶水老化了,耳石粘不住了)。
今天就介绍到这里,还想了解更多耳石症相关信息吗?请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