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普走进那片芦苇坡,探寻丹顶鹤

科普

探寻丹顶鹤

走|进|那|片|芦|苇|坡

雨后的清晨,散发出淡淡的泥土清香,一轮红日悠悠的挂在东方,一群生活在沼泽、湖泊地带的“精灵”抖擞着翅膀、亮出修长的身材,一展嘹亮的歌喉,惊醒了沉睡的大地,它们就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

01

仙风道骨“一品鸟”

在中国在民间,丹顶鹤历来被人们视为仙物,称之为“仙鹤”,意为长生不死,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得道之人常与鹤为伴,有仙鹤之说,神仙常把鹤作为自己的座骥,骑乘仙鹤巡游仙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鹤象征着长寿、清雅、吉祥、忠贞等美好寓意。丹顶鹤本为芸芸众鸟中普通的一员,为何人们却赋予它如此多美好的寓意呢?我们来认识一下丹顶鹤。

看完视频,大家对于丹顶鹤是否已有了解了呢?那让小编为大家总结三点丹顶鹤的基本特征吧。

No.1外貌形态

丹顶鹤身体高大,直立时1.5米左右,全身洁白如雪,长而弯曲的双翅盖在身上,翅尖部分的羽毛为黑色,黑黝黝的颈部映衬出头部鲜红的丹顶,好象一顶小红帽,故而得名“丹顶鹤”。丹顶鹤素以“三长”著称,即长腿、长颈、长嘴,婷婷玉立的身材,使丹顶鹤显得更加高雅、华贵。

No.2生长繁衍

丹顶鹤的一生对自己的伴侣,可谓是忠贞不渝。繁殖季节,雌雄鹤面面相对,展开歌喉为对方唱出最动听的歌,亮出双翅跳出最美的舞。丹顶鹤的叫声高亢而嘹亮,正如诗经所记载:“鹤鸣九皋,声闻于天”,它鸣叫的声音可传至一两公里以外。煽动双翅,引颈长鸣,真是一对神仙眷侣。双方一旦结为夫妇后,将会相守一生,即使因为不测,一方死去,另一方也不会再“娶”或再“嫁。

No.3善于飞行

丹顶鹤擅长飞行,时速可达每小时40公里左右,飞行高度能够超过米。丹顶鹤的骨骼适应于飞行的特点,内空外坚,其强度为人类骨骼的7倍。在进行大规模迁徙时,它们成群结队,常常巧妙地排成楔形,依次排在后面的丹顶鹤,能够利用前面的同伴扇翅时产生出来的气流,使自己的飞行快速、省力和持久。在飞行的过程中,它们显得很轻松,能够边飞行边鸣叫。

02

“湿地之神”,温馨鹤族

丹顶鹤栖息在湖泊、沼泽、河岸沼泽、芦苇地、开阔平原、草地、海边滩涂地带,有时也栖息在农田和耕地中,是一种喜欢生活中浅水地带的大型涉禽,主要食物为鱼、虾、蝌蚪、蛤蜊、钉螺、沙蚕、水生昆虫、软体动物,以及水生植物的茎、叶、块根、球茎和果实。因而人们常常称之为“湿地之神”。可见丹顶鹤的居住环境优美洁净,食性非常清淡。

No.1丹顶鹤的生活习性

丹顶鹤非常感性,家族意识很强。它们常常成对、成家族群和结成小群活动。在迁徙季节和冬季,它们常常由数个或者数十个家族群集结成一个非常大的群体。有时一个大群由40~50只、甚至多只丹顶鹤集结而成。但在一定区域内活动时,它们仍分散成小群或者家族群活动。夜间,它们多栖息在四周环水的浅滩上或苇塘边,栖息时,它们也是按家族群分散栖息,天气特别冷时,它们就会靠得非常近。

No.2丹顶鹤的觅食

丹顶鹤的觅食地与夜栖地一般都比较固定。通常每天清晨,丹顶鹤各家族群陆陆续续飞到觅食的地点去觅食,各个家族之间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中午时分,它们则大多集中在滩边歇息,并不停地发出鸣叫。傍晚时分,它们再陆续飞回夜栖地休息,或者继续留在觅食地过夜。丹顶鹤休息时的姿态也很优美,它们常常单腿站立,头部转向后插在背羽间。

No.3也有孤独的丹顶鹤

丹顶鹤也是一种非常零星的鸟类,无论是在觅食时,还是在休息时,常常会有1只成鸟不断抬头四外张望,好像是在放哨,一旦发现危险,它就伸长头颈,仰向天空,发出响亮的叫声。当危险降临时,丹顶鹤们便会腾空飞翔。飞翔时,它们的头脚前后伸直,缓慢地鼓动着双翅,排成“一”字或“V”字的队形,非常优雅静怡。

03

“松鹤延年”,丹顶鹤

人们还常把飘逸俊美的鹤与苍劲挺拔的松画在一起,做成“松鹤延年”图,寓意益年长寿。其实这与生活中的场景是不相吻合的,因为尽管松树现在已被科学证明为长寿树,但丹顶鹤生活在环水的湿地和滩涂,是不可能攀上高山与松树为伴的。另外,野生丹顶鹤的寿命并不是人们所估计的50~60岁,而是在20~30岁。尽管笼养的丹顶鹤寿命可能会长一些,个别西伯利亚鹤也能够活到60岁以上,但丹顶鹤的寿命并不是鸟类中最长的。

04

丹顶鹤的故事

走过这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

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

为何阵阵风儿轻轻诉说

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歌词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叫徐秀娟,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想必也有很多人听过这首歌,了解了这个将生命永远的留在了她热爱的那片茫茫的芦苇坡上的女孩,这便是我们的初衷,只有更多人了解、熟悉丹顶鹤,才能更好的保护它们。养鹤人说:“丹顶鹤一身傲骨,一生忠贞”。我们国家的养鹤人又何尝不是呢?但他们无怨无悔。而我们能做的,不过是配合国家的研究和政策,鼓励养鹤人。

编辑|何 晶

审核|陈 轩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学生会就创部

苏师绿色生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lizx.com/gltz/51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