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海节十渔家菜ldquo鲜

                    在二界沟街道,说起渔家菜,多数人会提到一位叫毛会学的人。渔民说,“别看他不是专业厨师,也不是渔民,可是他当年在生产队,就专门‘研究’过这些菜。别看他没上过船,可是他做的炖菜,那可真的能勾起咱们当年在船上的回忆。”

炖杂鱼:打上来啥就炖啥

48岁的毛会学,看上去憨厚朴实。“虽然没上过船,可是我在海边长大,对海有着独特的感情。当年在生产队,我就靠着生产队的那口大锅,研究海鲜的做法。”毛会学说,“可以说,是这片海域里的海获养活了我们一家。其实,在二界沟,家家都会做渔家菜。而且这渔家菜,一点都不难,在船上做菜火不旺,一切都靠慢慢炖。”

毛会学和外甥杨阳在后厨是多年来的老搭档。见习记者邵思雨摄

“这渔家菜,顾名思义,就是这渔民的饮食,那渔民吃啥最便宜,就是海鲜啊。打上来啥,就吃啥,这是渔民的‘家常菜’,大家给这道菜取名‘炖杂鱼’,就是这一盘。”在毛会学的饭店,毛会学指着一盘由踏板鱼、“扔巴头”、“镜鱼”、八爪鱼和红虾组成一盘的“杂鱼拼盘”说。“你看今天这些食材里有鱼有虾,明天也许就全是鱼,每一盘都是不一样的。‘炖杂鱼’是有啥海鲜就用啥海鲜。渔民出海,第一网打上来啥,就用啥炖。”

毛会学一边端着食材往厨房走,一边说。“这么多新鲜的海货一起炖,那味道肯定就是鲜啊。过去,在船上,哪有什么鸡精、味素,渔民都是把油烧热了,把要炖的海货放到锅里,添上水,放点盐、葱、姜、蒜,慢火炖熟就好了。当时也没有醋,炖鱼也不会放醋去腥味儿。现在,大家炖鱼开始用醋了,而且喜欢先煎一下鱼。可在二界沟,很少有人先煎一下鱼再炖。另外,在海上,渔民吃饭的时间不固定,大多都是打上来海货后,把东西放到锅里,用慢火炖,这边炖着鱼,那边就又去干活了。”

杨阳将做好的乱炖杂鱼端给顾客,来此品尝特色渔家菜的游客都一致好评。见习记者邵思雨摄

说话的工夫,毛会学的“炖杂鱼”出锅了,闻上去没有半点儿腥味儿,拿起筷子尝上一口,确实很鲜,而且这种鲜味儿不是用调味品调出来的,是鱼虾的鲜味儿。毛会学说,“在船上,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烹饪工具和方法,不管是青菜还是海鲜,都是靠炖的,不仅方便省事,还能保持食物的原味儿。在船上,渔民们最常炖的就是鲈鱼、梭鱼还有踏板鱼。”

海蜇炖肉:“高大上”有秘诀

在二界沟,有一道名菜,也是一道“高大上”的菜,那就是海蜇炖肉。“这道菜,曾经差点就上了《舌尖上的中国》,可是如果想做出这道菜,可以说,真的很奢侈,所以,在如今的二界沟,也很少有人会做这道菜了。不过,正是这道菜,也看出了当时渔民的智慧。”毛会学说,大家都知道,新鲜打捞的海蜇如果不经过盐和明矾的处理,几个小时就会完全化成水,但是当时的渔民,却充分利用海蜇短短几个小时的保鲜期,发明了‘海蜇炖肉’这道渔家美味。

毛会学说,过去,渔民常年漂泊在海上,船上的肉是最宝贵的食材,所以就用随手捞上来的鲜海蜇来炖肉。这便是“海蜇炖肉”的由来。渔家的海蜇炖肉既鲜爽又脆的重点就在于海蜇的新鲜和选取的位置。“很多饭店做海蜇炖肉用的都是处理过的海蜇,他们都是将肉炖好后,将海蜇放入炖5到10分钟,处理过的海蜇水分很大,和肉一起炖,汤里会有一部分是没有味道的水。而渔家用的都是新鲜海蜇头,焯水时加一点白醋,掌握好时间,出锅后,立刻用冰水降温。等肉炖好后,再放海蜇略炖一会儿,这样的海蜇炖肉,既能吃出肉的香味,也能吃出海蜇头的脆。”

卤虾蟹:家家户户都爱吃

在二界沟,有一样东西,说它是油却不像咱们常用的油那样腻。毛会学说,“在二界沟,家家户户都吃它,渔民上船也带它,因为它是一个万能的调料,能当盐能当酱油,比如咱们常吃的卤海飞蟹、虾爬子、青虾、赤甲红,打上来什么,咱们就用这虾油用水熬开,放凉当卤水,卤虾蟹能够完整保留虾蟹的鲜味儿。在二界沟,家家户户都爱吃,可以说是家常菜、下饭菜,老百姓们的最爱了!”

白煮海鲜:祖辈们传下来的“渔味儿”

“咱们经常吃的贝类,例如白蚬子、花蛤蜊、海红,现在,饭店的做法有很多。什么辣炒啊、葱炒啊,可是在咱二界沟、在渔民的船上,就一种做法,那就是白煮。”说罢,毛会学将一个小铁锅放在炉火上,然后随手往锅里扔了一把白蚬子和花蛤蜊,盖上锅盖,继续准备其他的食材。“这些贝类里本身就有水分,所以不会干锅,而且,贝类海鲜,吃就吃它的原味儿。早年,在没有任何烹饪材料的时候,咱们的渔民就是这样来煮这些海鲜的。”毛会学说。“你看,这煮出的蚬子,不仅鲜嫩,而且这汤汁,又白又鲜,还有营养,祖辈们传下来的手艺,虽然简单,但是这才是渔家文化,这才是渔味儿。”毛会学说,这些烹饪方式,不仅是渔民淳朴、简单的体现,也将最有营养、最鲜美的菜品传承了下去。做菜30年,自己最喜欢的就是这白煮海鲜,还有炖鱼。

辽河晚报记者刘奕菲

盘锦日报新闻热线辽河晚报新闻热线

小编:雪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lizx.com/gltz/98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