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这5个冬季养生的ldquo

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 http://pf.39.net/bdfyy/qsnbdf/160304/4780806.html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冬,十月节。立,始建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正式进入冬季的标志。这个时候,人们将农作物都晾晒好收入粮仓准备过冬,小动物储备好粮食为接下来的冬眠做准备。在我国古代习惯把二十四节气分为三候,其中立冬的三候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从立冬开始,水面开始结冰,土地也开始上冻,这个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就比较有意思了,雉是指野鸡,蜃是指蛤蜊,在古代人们发现立冬后天上的鸟儿变少了,反而海中出现了许多大的蛤蜊,因为蛤蜊的花纹和雉的羽毛颜色相似,古人就将两者联系起来,认为海中的大蛤蜊是由雉变成的,这也反应了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自然规律。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立冬就是冬至,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节气。立冬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前后,它代表着秋天的结束,冬天的开始。冬至一般是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至”就是到的意思,表示着冬天到了。既然是不同的节气,就有不同的讲究,关于立冬有些什么讲究呢?1.起居中医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立冬之后,万事万物处于一个静止的状态,草木枯萎,蜇虫冬眠,此时人应该按照大自然的规律来进行生活起居,这个时候就有充足的理由来睡懒觉了。古人讲:“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在冬季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晚起有利于阳气的潜藏和阴津的蓄积。2.锻炼立冬以后,昼夜温差变大,不能因为太冷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动弹,适度的锻炼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不过应该到太阳出来在锻炼,以身体微微汗出为度。3.情绪立冬以后,动物开始冬眠,草木也开始枯萎,难免会影响人的情绪,人会变得懒惰,这个时候就应该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来娱乐身心,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4.保暖清代医家曹庭栋在《老老恒言》中是这样说的:“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冬天的主气是寒,所以保暖就显得尤其重要。除了穿秋裤外,我们需要储藏足够多的阳气来抵御冬天的寒冷。最好的储藏阳气的方法就是晒太阳,适当的晒太阳有助于阳气的储藏,使你的体质变强,来年少生病。5.饮食在民间一直都有立冬进补的习俗,为了增强人体的御寒能力,立冬以后的进补应该以增加热量为主,吃肉是最好的选择,适度的食用一些狗肉、牛肉等,能供给人们生产生活所需的能量。立冬过后,空气更加的寒冷和干燥,尤其对于北方的小伙伴来说,更加容易上火,所以要适当的吃一些白色的食物来防燥润燥。比如白萝卜、冬瓜、百合、银耳等,还应该及时的补充水分。冬季为肾经旺盛的季节,所以少吃一些咸味的食物,因为咸入肾,过度摄入咸味会使得肾水偏,不利于人体的闭藏,而苦能泄火,立冬后人体阳气耗损过多,所以应该多食苦味食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lizx.com/glxg/104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