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171025/5789682.html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
快要凝结成霜了,这便是寒露。
寒露是从凉爽到寒冷的转折。
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
大家更要注意日常保健。
那么,寒露时节如何养生?
ColdDew寒露三候一候
“鸿雁来宾,足部取暖防烫伤”
一候鸿雁来宾,在寒露节气的第一个五天,
迁徙的鸿雁到达了南方。
古人按照大雁到达南方的时间,
仲秋时先到南方的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
二候
“雀入大水为蛤,蛤蜊美味宜食用”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在寒露节气的第二个五天,
鸟雀进入海中变成了蛤蜊。
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
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
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
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三候
“菊有黄华,花茶饮用看体质”
三候菊有黄华,在寒露节气的最后五天,
菊花已经普遍开放。
古人说“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菊花以金黄者居多,正应了深秋这个金灿灿的季节。菊花茶是很多人喜爱的饮品,菊花性微寒,比较适合于阴虚阳亢或实热体质的人服用,有清热解火的
寒露时节
收敛神气,正善治养生
所谓意识“正善治”就是精神调节,
是对六欲七情的调控,维护少私而寡欲的生理状态,
同步适应秋季气运的收敛之性。
人体内五臟中藏有五种阴志,
怒(肝)、悲(肺)、喜(心)、恐(肾)、思(脾)。
它们常与脾的阴意识和心的阴我心协同而动,
破坏内在的无为而治,虚耗精气神。
因此,意识的正善治理极为关键。
寒露天气渐冷,风起叶落,百叶凋零,易触景生情,
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和伤感的忧郁心情。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
培养乐观豁达的心态与意识观念,
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意识精神能量的养生,
重在确立善正的信念,树立道德信仰,
通过“为学者日益”提升综合素质,
通过“闻道者日损”主动进行修身明德的实践,
从而实现意识善正,六欲淡化七情淡定,而意志坚强,不为外相所动。
寒露时节
深露重,秋风起,小心邪寒入体
“金秋之时,燥气当令”
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
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
如果调养不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秋燥症状。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
这就是告诫人们应注意天气变化,
特别要注重保暖,及时增减衣服,以防寒邪入侵,
尤其不要赤脚,以防“寒从足生”。
这个节气的养生除滋阴润燥外,还必须防止寒邪伤人。
秋季神经兴奋,食欲骤增,要防止饮食过量,
注意荤素搭配,适当进食一些高蛋白食物补充能量。
不妨多吃些山药、萝卜等“根菜”,
水果可选择橘子、梨、葡萄等,
能有效缓解秋燥所带来的不适。
“山为阳泽为阴,高为阳低为阴”,高山上是极阳重合的地方,
所以秋天登高可以聚敛阳气。古语云:“秋风秋雨愁煞人”,
我们要学会自控,精神饱满,情绪乐观,稳定,不为生活的不快或追求的贪婪而左右,
切忌思想情绪的大起大落。
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
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寒露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
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
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
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以确保体内的阴阳平衡。
因此,
寒露节气养生还应注意这七点
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
因此市民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
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
以防“寒从足生”。
大家可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
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适时添衣
寒露过后,天气寒冷,
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
逐渐增添衣服。
俗话悦“春捂秋冻”,
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
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
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
早睡早起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
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之时,因此,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当做相应调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有
“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的论段,就是告诉人们秋季养生的道理。
养阴防燥
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
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悦的
“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
寒露时节养生跟秋分不一样,寒露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凉燥”,
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
养胃
秋天气温渐渐变凉,而胃肠道对于寒冷刺激非常敏感,
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严重。
因此,
寒露以后的养生特别要注意养护好自己的胃部。
首先要注意保暖,入秋以后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
适时增添衣服,夜间睡觉要注意盖好棉被。
适量运动--太极拳
秋季练习太极拳,能达到
“秋养收气”、“秋养阴”、“养肺气”
等养生目的,也是秋季常见病防治、康复的一种有效方法。
练习太极拳要求呼吸细、匀、长缓的腹式呼吸,通过肺、肾的协同作用,
能增强或改善肺功能补肾益元气,
进而使气血周流全身,营养脏腑、组织、皮毛、肌肉。
练习太极拳还要求神意内守,
以静御动,形神兼备,气沉丹田,内外合一,阴阳相贯。
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
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
太极、散步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但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
如果过度运动,会增加人体的疲惫感,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
扫除抑郁
秋季临床上抑郁状态的患者明显增多。
专家指出,
由于深秋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
常会勾起凄凉之感,使人们情绪不稳,易于伤感。
因此,
在深秋时节,人们需保持良好心态,宣泄积郁之情,因势利导,培养乐观豁达之心,
这也是秋季养生保健不可忽略的一点。
*文章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雷同请联系小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