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那么大,我想回威海澎湃在线

<

螃蟹那么大,我想回威海!原创鞠磊刘彬掌上威海收录于话题#图片特写,15个

盼望着,盼望着,秋风来了,螃蟹的脚步近了。一声开渔的号角吹响,萧寂了数月的码头沸腾起来,船鸣声、叫卖声,声声入耳,梭子蟹,虾爬子,鹰爪虾……渴盼这一口鲜味已久的威海人早就按捺不住,守在岸边,船还没往回走,今晚吃什么已经有了判断。

秋风起,螃蟹肥,秋天的第一批螃蟹已经上岸,老渔民们锐眼识蟹,挑出硬实饱满,蟹脚有力,纹理清晰的好货,叠放在筐子里。

螃蟹里,威海人独爱梭子蟹,体肥肢壮,壳薄色正,肉质细嫩,不但个大肉肥,还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尤其是母蟹的蟹黄,鲜美浓郁,相比于大闸蟹的蟹黄也更有嚼劲,更令人难以自拔!

威海人对于螃蟹最简单最常见的烹饪方法就是——清蒸,冷水下锅,不必再配其他佐料,已是最简单也最极致的享受。螃蟹边缘染着靛青色的蟹壳如同威海海边清爽的夜色,而蒸煮后雪白澄澈的蟹肉与彤红炽热的蟹黄又共同构成了骤雨初歇、艳阳挂起的清晨。

辣炒、葱油,都是威海人料理螃蟹的常用方法,各家有各家细微的不同,但千滋百味,无论何种,都能把螃蟹鲜美的滋味和肥嫩的口感发挥得淋漓尽致。

不过,在威海长大的孩子,不是一只螃蟹就能打发了的。开海之乐,在于蟹,更在于虾爬子、鹰爪虾、海虹、黄花鱼、巴蛸、毛蛤……不怕你选择困难症爆发,就怕你吃得不爽不痛快。

宫举卫拍摄

经过4个月的等待,在九月迎来开海,渔船千帆齐出,见证着大海最壮美的时刻,带着肥美海鲜满载而归,犒劳着人们久等了的味蕾体验。

被滋养了一整个夏天的各色海货们,该肥厚的肥厚,该鲜美的鲜美,该脆嫩的脆嫩,该弹牙的弹牙,个个争当秋天的“第一口鲜”。

开海了,往威海路边的海鲜大排档门口一站,各种海鲜一字排开,还没等你看仔细,老板就拿着小本子过来等着来点菜了。在这里点菜不需要菜单,只需指着想吃的海鲜“这个来一条,这个要几只……那个也来半斤吧”,老板飞快地在纸上记着,偶尔抬个头问“葱烧?辣炒?”或者你还没来得及说话,她就已经给了参考答案,“这是刚捞上来的虾,清蒸最鲜!”点菜不难,难的是做出选择,生怕点了这个就漏掉那个。

入秋的海货个个顶鲜,和朋友们坐在路边喝着啤酒,迎着腥甜的海风,聊着细碎的日常,这份惬意,怕是只有威海人才能懂!

夏秋相接之际,正是追鱼捕蟹的好时候。在码头上沉寂了许久的渔船终于可以扬帆起航。海面波光满缀,浪花翻腾,渔船轰鸣着,等到归来时,已是满船银鳞辉煌。

秋水凉,海鱼鲜。威海人期盼开海,庆贺丰收,每年秋季开海的仪式感已成为刻在骨子里的记忆,虽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但眼前这片海究竟要怎么吃,却是多少代威海人一步步摸索出来的经验和教训。

对于威海人来说,海鲜就是大海的恩赐,懂得品尝海鲜的鲜美,是仰赖海洋生存的威海人把生活过出滋味的智慧。

对于在外打拼的游子来说,葱烧海参、鱼锅粑粑、烤生蚝、辣炒蛤蜊、清蒸梭子蟹、炒海肠……一道道“乡愁菜”都是从小吃到大的、最亲切最熟悉的味道。

各种海鲜在每一餐里变着花样“刷存在感”,或清蒸、或葱烧、或辣炒、或做馅,只是等到去了他乡才发现,这些所谓的“家常菜”,都是限定版“家乡味”,别处难寻。

开海了,朋友圈里各色海鲜的照片刷了屏,丰收的喜悦溢出了屏……螃蟹那么大,海鲜那么多!今秋的第一口海鲜,你吃了吗?

值班总编:王岚

复审:孙美玲

文字:鞠磊

图片:宫举卫、刘彬、威海图片库

原标题:《螃蟹那么大,我想回威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lizx.com/glzf/125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