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加的一个妈妈群里有个妈妈问道:“你们给宝宝吃过螃蟹了吗?”后面有好几个妈妈回应道:“加了加了,我们早就加了,大闸蟹她吃半只,我吃半只。她特别喜欢自己拿着蟹脚啃。”群里的宝宝大多处于一岁出头的年纪,其中还有不少是二胎宝宝。宝宝到底多大才能吃螃蟹呢?育儿界的当红男神崔玉涛曾提到:“螃蟹、海贝、蛤蜊这类带壳的海鲜,引发宝宝过敏的几率非常高,千万别给1岁内的宝宝吃,否则宝宝会出现腹胀、腹痛、呕吐、皮肤过敏等症状。专家建议,这类海鲜最好等宝宝3岁后再吃也不迟。”其实,不少易致敏的食物专家都有建议添加的时间,例如:蛋黄建议7-8个月添加,鲜牛奶、全蛋、大豆、花生等,都是建议一岁后再添加的。一岁以内宝宝处在对食物过敏的高发年龄,这个阶段宝宝的肠胃比较弱,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十分有限,因而容易引发过敏症状。每次提到易致敏食物的添加月龄,总有妈妈反驳:“我家孩子早就添加了全蛋,一点事都没有。”每种易致敏食物的过敏几率不同,孩子没有过敏当然最好。但很多现实案例证实了,过早的添加易敏食物,孩子是很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作为妈妈,在孩子的辅食喂养上多一份谨慎,总是没有错的。尽可能遵照专家的建议,也能进一步降低孩子长大后过敏的几率。宝宝的辅食添加,应遵循先添加高铁米粉,蔬菜、肉类的顺序,逐一添加。添加的原则是每次只添加单一食物,连续添加3-4天,观察孩子是否有过敏或消化不良的反应,如果没有,再考虑添加下一种新辅食。宝宝生病、打疫苗期间,应暂停新辅食的添加,直至孩子身体健康,再添加新辅食。孩子添加辅食过敏,可能吃下去当下就会产生呕吐,也有可能吃下去以后短期内产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最常见的就是湿疹,也有可能出现腹泻、胀气、呕吐、感冒等症状。那么,如果发现孩子某种食物过敏了,应该怎么办呢?孩子出现某种食物过敏,应该第一时间停止暂停过敏食物。同时,完全回避过敏食物至少3个月。3个月后再重新添加,观察宝宝是否还存在过敏反应。如果反复持续过敏,医院检测过敏原,确定对哪种食物过敏,并尽量回避这种食物。孩子一岁半,他的辅食一直是我亲力亲为的,上班也不例外。早上我会在小电炖盅里把他的饭菜定时炖好,中午让长辈拿出来喂给他吃。白天,婆婆带着他在小区的遛弯,总避免不了和其他爷爷奶奶交流育儿的话题。“哎呀,你家孩子还没吃盐啊。我家孩子都跟大人一起吃饭了。”刚才我们提到了,宝宝的肠胃较弱,消化、吸收功能有限。一岁左右的孩子牙齿尚未长齐,咀嚼能力虽然较新添加辅食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大人的饭菜相对食物较硬,又添加了较多的调味料,对宝宝的肠胃、肾脏都会造成负担。虽然宝宝已经超过一岁,我还是坚持清单饮食,尽量不添加或只添加非常少量的盐,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也会降低孩子偏食的几率。这里推荐一款适合小宝宝的营养早餐,松松软软的苹果松饼,7-8月的小宝宝建议添加只用蛋黄,1岁以上的宝宝可添加全蛋。食材准备:小宝宝版:苹果一个(大苹果用半个),蛋黄一个,低筋面粉25克;大宝宝版:苹果一个(大苹果用半个),全蛋一个,低筋面粉45克。苹果去皮,切成小块。鸡蛋打入搅拌器内,小宝宝只用蛋黄。加入苹果块,用搅拌器搅拌均匀。筛入低筋面粉,大宝宝添加的低筋面粉量要稍微多一些。翻拌均匀,成为流动的面糊。辅食锅开小火,用勺子在辅食锅高10CM处将面糊倒入辅食锅,形成一个圆形的饼状。(不用放油)煎至松饼表面有小气泡,即可翻面。煎至两面金黄,就可以出锅了。好吃的苹果松饼,培养宝宝自主进食,很不错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