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有属性,我们需要针对自己的体质合理选择食物。但判断起来似乎很难,尤其是买菜的时候,总不可能拿着个表对照。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食物属性的判断方法。
《黄帝内经》中有讲“阴静阳燥”。即:凡属于阴的事物都是偏于静止的,属于阳的都偏于躁动。
地上跑的、天上飞的动物大多偏热
陆地上跑的动物,它们的肉基本上都是热性的,比如牛肉、羊肉、鸡肉、兔肉、鹿肉等。而跑得越快的动物,热性就越大。
飞禽类的肉基本上都是热性的,因为飞禽的速度往往快于走兽,需要很多能量,所以飞禽的热性比陆地上跑的牛羊肉都高。
水中生物多游动者偏热,少动者偏寒
水里游的动物有爱动的、有不爱动的,水中不停游动的鱼虾,基本上都是热性的。静止不动或不爱动、动得少的水生动物基本上都是凉性的,如蛤蜊、螃蟹、龟、鳖、海参。
肉类“寒热”表
偏寒性
猪肉、蛤蜊、螃蟹、海参、甲鱼
偏热性
牛肉、羊肉、鸡肉、鹿肉、鱼、虾
对于植物而言,可从颜色、口感和生长环境等方面来进行判断:
绿偏寒,红偏热
绿色植物与地面近距离接触,吸收地面湿气,故而性偏寒。偏寒的食物:绿豆、绿色蔬菜等。颜色偏红的植物多是偏热性:辣椒、胡椒、枣、石榴等。
水生植物偏寒,陆上植物偏热
藕、海带、紫菜等为寒性。而长在陆地中的食物,如花生、土豆、山药、姜等,由于长期埋在土壤中,水分较少,故而性热。
味辛、甜者性热,味苦、酸者性寒
味甜、味辛的食品,多性热,如大蒜、柿子、石榴等。味苦、味酸的食品,多偏寒,如苦瓜、苦菜、芋头、梅子、木瓜等。
蔬菜“寒热”表
偏寒性
绿叶蔬菜:大白菜、空心菜、秋葵、油麦菜、南瓜苗、生菜、鱼腥草
其他:苦瓜、藕、白萝卜、冬瓜、西兰花、海带、紫菜、蘑菇、木耳、香菇、芋头、绿豆
偏热性
辣椒、大蒜、花生、土豆、山药、姜
水果的属性可以粗略地分为寒凉、温热、平性这三类。
寒凉性水果
寒凉性水果一般具有清热、泻火或解毒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热证(怕热、口干、便秘、青春痘等)。体质偏于虚寒人群不宜多吃,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畏寒怕冷等不适症状。
温热性水果
温热性水果具有温中、散寒、助阳的功能,可用来治疗寒证(怕冷、腹泻、面苍白等)。有喉咙肿痛、胃火牙痛、脾气急躁易怒、大便秘结等热证人群不宜多吃。
平性水果
平性水果不寒也不热,基本适合任何体质的人食用。
水果“寒热”表
寒凉性
水果
西瓜、香蕉、梨、奇异果、火龙果、枇杷、甘蔗、柿子、桑椹、橙、荸荠、猕猴桃、柚子
温热性
水果
荔枝、龙眼、榴莲、杨梅、桃、橘、樱桃、杏、桂圆
平性
水果
木瓜、苹果、菠萝、葡萄
了解个人体质,饮食对号入座中医专家将人的体质分为9种: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
1、平和质
这类人体形匀称、健壮,面色红润且精力充沛,睡眠、饮食良好,大小便正常,性格随和开朗,对周围环境适应能力强。
饮食建议:避免过冷过热食物,少食油腻辛辣。
2、气虚质
这类人平时怕冷、怕热,怕风,容易感冒。
饮食建议:可多吃有益气健脾的食物,如山药、黄豆、白扁豆、鸡肉、香菇、大枣、蜂蜜等。少吃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萝卜。
3、阳虚质
这类人怕冷,夏天也不敢吹空调,尤其是上腹、背部或腰膝部总觉得有风。吃或喝凉的东西总会感到不舒服,容易大便稀。
饮食建议:可多吃牛肉、羊肉、韭菜、生姜等温补阳气的食物。少吃梨、西瓜、荸荠等生冷寒凉的食物。
4、阴虚质
这类人大多体形瘦长,他们常感到手脚心发热,脸上冒火,眼睛干涩,脸上总像涂了腮红。
饮食建议:应多吃瘦猪肉、鸭肉、荸荠、银耳等甘凉滋润之品。少食羊肉、韭菜、辣椒、葵花子等性温燥烈之品。
5、湿热质
这类人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易生痤疮粉刺,皮肤还容易瘙痒。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身重困倦。大便燥结或黏滞不爽,舌质偏红苔黄腻。
饮食建议:多吃绿豆、芹菜、黄瓜、藕等性寒、平的食物。少吃羊肉、韭菜、生姜、辣椒、胡椒、花椒等甘温滋腻食物。
6、气郁质
这种体质的人大多体形偏瘦,常感到乳房及两胁部胀痛,无缘无故叹气,咽喉部常有堵塞感或异物感,容易失眠、健忘。
饮食建议:应多吃黄花菜、海带、山楂、玫瑰花等食物,解郁、消食、醒神。
7、血瘀质
这种体质的人大多体形偏瘦,面色、口唇偏暗,常有色素沉着,皮肤干燥,容易出现瘀斑。
饮食建议:应多吃山楂、醋、玫瑰花、金橘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少吃肥肉等滋腻之品。
8、痰湿质
这类人体形肥胖,更重要的是腹部肥满松软。眼皮微肿,脸上皮肤油脂较多,容易出汗,常感到胸闷,痰多,动不动就会觉得四肢酸困沉重。
饮食建议: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多食海带、冬瓜。
9、特禀质
特禀体质有多种表现:有的人即使不感冒也常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容易患哮喘,容易对药物、食物、花粉过敏。有的人皮肤容易起荨麻疹,皮肤常一抓就红,并出现抓痕。
饮食建议:多食益气固表的食物;少吃牛肉、虾、蟹、酒、辣椒、浓茶、咖啡等食物。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道地药材,
扫码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