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源往事那渐行渐远的蛤蜊油

配乐:岁月静好

肇源往事

那渐行渐远的蛤蜊油

文/水墨松江

蛤蜊

是一种软体动物,壳为卵圆形,淡褐色,边缘为紫色,其肉质鲜美,被称为“天下第一鲜”、“百味之冠”。

用蛤蜊做成的蛤蜊油是一种护肤的产品,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受到了东北乡村里老百姓的青睐。

那时,咱东北乡村的老百姓家里生活困难,好的护肤东西像雪花膏之类的买不起,就只好买一角钱一盒的蛤蜊油了。不过,咱东北乡村的老百姓管这种东西俗称嘎啦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蛤蜊油有大盒和小盒之分,价钱是一角钱上下。蛤蜊油外形和蛤蜊一模一样,白色带一点紫色的条纹,其实就是真的蛤蜊外形。用手一掰就开盒了,里面的蛤蜊油呈胶质状,粘糊糊的,白色,有一种特殊的香味。抹在手心上一点儿,然后两只手团吧团吧,再把两只手的手背里外反正仔细擦一遍,尤其是手背上要多擦一点儿,擦完之后再摸一下手,感觉到是油乎乎的,手上有一层油脂。不过,待一会手上的油脂就会渗到皮肤中,起到了护肤的作用。

那个年代,尤其是冬天和开春的时候,东北乡村里人们的手就非常好羶,有时手背上会裂开小口子,不但十分疼,而且裂口会渗出血迹,两只手的手背是麻麻来来的,瞅着非常闹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寒冷的天气里,大人还会注意保护手背,而小孩子就不行了。不但手背羶,而且小脸蛋子也会羶地像麻土豆似的,加之那时家里洗脸、洗手很少有热水,用的是直接从水缸里舀出的凉水,手和脸不羶那才怪了呢。

小孩子们由于处在淘气的年龄段,整天上蹿下跳的,一时也闲不住,像个蹦马猴子似的,没有消停的时候,撂下筷子就是碗的,挺烦人的。

东北乡村有句俗语,叫“八岁的小子讨狗嫌”,意思是八岁的孩子连狗都烦,更何况是家长了呢?

由于冬天的天气嘎嘎冷,小孩子们没有什么可玩儿的,夏天那些游戏户外也做不了了,没办法,只能玩一些速战速决的游戏。当时最经常玩的有“射”秸秆串和搧“片叽”。

不管玩什么游戏,在外面小孩子的手冻得像猫咬似的,加之那时的孩子们也不在乎,为此双手经常被冻得发炎、流脓,回到家把家长给难为得不知该咋办为好。轻一点儿的抹上一些冻疮膏,重一点儿的就得去村里的卫生所清洗处理。但是,就是这样,孩子们仍然手上绑着纱布还在外面疯玩,气得家长拎着笤帚疙瘩满院子撵着揍,孩子们撒丫子是抱头鼠窜,一竿子就蹽没影了。晚上吓得还不敢回家,害怕回到家里再挨“收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小时候也是淘气,手上裂得不成样子,母亲非常心疼,就总去村里的供销社买回来蛤蜊油,擦在我手上。刚抹上时是非常钻心疼,刹得慌,而且还刺挠,整得是闹心巴拉的。过了一会儿,蛤蜊油渗到皮肤里,手就舒服多了,不疼不痒了。一般的情况下,手要是羶了,或者脸蛋子羶了,抹上几天蛤蜊油就会好的。

可是,我这个人没有脸儿,照样大冬天是在外面玩儿。

记得我的双手有一次羶得很厉害,回家抹上了蛤蜊油,一小盒蛤蜊油是五分钱,用不了几次就没了,母亲还得去供销社买,而当时家里没有更多的钱,没办法我就得少抹一点儿,抹少了也不解决问题,母亲就得硬着头皮再去供销社买回来几盒蛤蜊油。

那次,为了我的双手,母亲花了很多钱买蛤蜊油,而我是“少小不知愁滋味啊。”

那时,家里的蛤蜊油就是费,也是都怨我,总是不招家儿,左家窜,右家遛的,害得母亲也只能是嘴上说说,我的双手有毛病了还得照样去买蛤蜊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那个年代,东北乡村家家的孩子都是抹蛤蜊油长大的,要是上谁家串门,在炕上,或者在箱子上都会见到使用完的蛤蜊油盒,也舍不得扔掉,悉心地留起来,攒着在盒里面装点什么“嘎码”的。

我记忆最深的是,一到冬天,母亲就会买回几大盒蛤蜊油,把一盒就揣在我的棉袄兜里,叮嘱我说,手要是羶了,立马掏出来,抹上一些,能促使手快点好。每次当我的手羶了的时候,我记住母亲的话,掏出来马上就抹上一点蛤蜊油,你别说,这样是好得非常快,而且也减轻了许多的疼痛。

兜里揣了一盒蛤蜊油,让许多和我一般大的小孩子们非常羡慕。我抹蛤蜊油的时候,他们看见后会经常上来要,我也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这一份快乐,至今还难以忘怀。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晃儿,事情过去了几十年,市面上已经很难见到蛤蜊油了,蛤蜊油的那种味道也很多年没有闻到了,离我们已经是渐行渐远了。

但是,手羶了,蛤蜊油抹在手上舒舒服服的感觉却一辈子都会留在我的心中,每当这时,我就会不自然的想起去世的母亲来,顿时心里就会热乎乎的,眼泪就不自觉的流了下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lizx.com/glzl/45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