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动融慧第22期风入蒹葭秋色晚,气冷

传统节气

诵读,

融通我们和世界,

点亮智慧和梦想。

第22期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

关于寒露,史书中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

此时的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也更多,原先地面上晶莹的露水将凝未凝,皎白成霜,带有点点寒意。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伴随“寒露”而至的浓浓秋意,北方层林尽染,南方蝉噤荷残,正是最为五彩斑斓的深秋时节。

点击收听

池上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袅袅凉风吹动,凄冷的寒露凝结。兰花越来越白渐渐凋零,荷叶虽残破但依然是青绿色。沙鹤独自栖息在沙地上,双双飞舞的萤火虫照映在水面。如果说寥落孤寂的境地,那就是在酒醉初醒时看到的这些景象。

吴静舒,来自三(1)中队,她是一位善良可爱,勤奋努力,自信开朗,多才多艺的女孩。她兴趣爱好广泛,喜欢绘画,舞蹈,阅读等。她最喜欢听三国,读《三国演义》。她一直在为实现自己的每一个目标坚持努力不放弃。

点击收听

吟咏着白居易的诗歌,我们迎来了寒露。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十七,于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此时,仰望苍穹,寂寥空阔大雁南飞;俯瞰田间,菊黄蟹肥;登高远眺,乡愁渐浓。

寒露三候: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花。古人真是善于观察又富有想象力,他们不但总结出来寒露时节大雁南飞菊花盛开的季节规律,还从蛤蜊的花纹和小鸟的纹路相似的特点,想象到了寒露这天,飞鸟会深入大海,变成蛤蜊,飞物化为潜物躲避寒冷。

寒露的习俗有喝菊花酒,登高望远以及踏秋赏菊。菊花酒可以去秋燥,“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寒露临近重阳节,秋高气爽,适合登高望远,王维就在重阳登高时写下了千古名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时,菊花盛开,“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让我们一起跟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淡然,怡然......

郭子墨,来自三(5)中队。她是一个热情开朗的女孩。她的兴趣爱好广泛,喜欢朗诵、主持、阅读等,最喜欢在画中描绘她对生活的热爱,表达阳光般的温暖,记录生活中的爱和感谢。

点击收听

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元稹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寒露来临,惊讶发现时光已走到了晚秋;早晨看见菊花次第变黄。

千家万户前,风儿好像扫着落叶,晴空万里上,大雁好像随着太阳南飞。

化为牡蛎,替雀鸟感到悲伤;收割农田,害怕早到的寒霜。

因此知道,松柏的志气,无论是寒冬还是酷夏,它都是郁郁苍苍。

郑景天,来自中山二小三(2)中队。他是一个勤奋好学,乐观向上,多才多艺的小男生。他兴趣广泛,喜欢音乐、绘画、书法、阅读、朗诵等。他一直把这句名言“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作为座右铭,做任何事情都努力让自己做到最好。

点击收听

你有没有觉得,秋天越来越有深意了。你有没有发现,草木的叶子越来越黄,夜晚的风越来越凉,而黑夜正越拉越长。“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时节寒气渐重,晶莹的露水闪着清冷的光芒,将要凝结成繁霜。下面我为大家带来诗朗诵《寒露》。

寒露凝秋色,满园尽芳华。

凝空流露,润物净宜。

秋光凝聚山湖韵,一墅顶立风华盛。

露从今夜白,山河待潮观。

游弋在寒露的眼眸里,阅尽一秋的故事。

汗水凝为露,迸发创世之梦。

秋露华浓,凝聚显赫流年。

王妤婕,来自三(3)中队。她是一名勤奋好学、多才多艺的女孩。她兴趣爱好广泛,喜欢舞蹈、书法、绘画、阅读等,尤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感兴趣,喜欢看《中国民间故事》、《上下五千年》、《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等书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始终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地在开拓创新中前进。

点击收听

寒露之所以叫寒露,意思就是露水更冷,即将凝结成霜,标志着天气要由凉爽转为寒冷了。我不由得想起一首诗,想在这里念一念。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陆佳琳,来自三(4)中队,她是一个爱学习、爱阅读、爱舞蹈、爱朗诵、爱古筝的女孩。活泼开朗的她,勤奋学习,对自己严格要求,还会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同学。她坚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希望她种下的每一颗种子都能茁壮成长!

点击收听

“天高昼热夜来凉,草木萧疏梧落黄……”读着左河水的《寒露》,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了一年中第十七个节气——寒露。

每年公历10月8日或9日这天,当太阳到达黄经度时即为寒露。寒露是一个反应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与白露相比,气温又下降了许多,地面的露水更冷了,也更多了,有成为冻露的可能,因此称为寒露。

寒露时节,深秋已至。它是一个美丽的节气。露水秋风让沉甸甸的稻穗弯下了腰,让黄澄澄的橘子低下了头,让深水的鱼儿靠近了岸,也让香山的枫叶笑红了脸。这是一个休闲的时节,也是一个收获的时节。人们可以登高、钓鱼、赏叶,还可以捡稻穗、摘桔子……休闲的愉悦和收获的喜悦在心底交融,令人美不胜收!

寒露是一年中比较靠后的一个节气,不仅代表着天气转寒,也提醒我们想要过一个舒适暖心的冬天,现在就该作好养生的准备。老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句话是提醒大家,寒露节气一到,天气就会变冷,切记要注意身体的保暖措施,尤其要注重双脚的保暖!此外,这个时节可以多吃点秋藕、山楂、柚子、石榴等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

寒露,就像是一幅幅美丽的、丰收的充满喜悦的画卷,每一幅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赵韵乔,来自三(6)中队,她是一个活泼开朗、勤奋好学、心地善良的女孩。她兴趣爱好较为广泛,喜欢绘画、唱歌、阅读和各种运动项目,平常喜欢看侦探类小说,始终对生活充满热情与自信,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点击收听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寒露,24节气中的第17个成员,自然与寒冷是分不开的。

不知怎么的,天气一下子冷了起来,让人们毫无防备。大街上衣着单薄的人几乎见不着了,或许是忍受惯了夏天的炎热,这样的天气让人感觉尤其的冷。连秋天都如此的冷,那冬天又怎么受得了呢?我时常这么想。

寒露,仿佛是在为冬天的到来做铺垫,并提醒着世间万物:冬天就要来了。蝉鸣不知何时销声匿迹了,青蛙那每个夏天都会有的“演唱会”也结束了。大雁成群结队地往南飞去,它们从空中掠过,只留下几声鸣叫。

寒露来了,天冷了,世界万物也都安静了,早晨鸟儿清脆的歌声被呼呼的风声代替;风声敲击着窗户,在整个城市里徘徊着;寒露也请来了风婆婆,吹走了温暖,吹来了寒冷。

寒露,使世界越来越安静,安静地迎接冬姑娘,迎接洁白的冬天。

姚美言,来自三年(7)班,她是一个勤奋好学、活泼开朗、多才多艺的女孩子。她兴趣爱好广泛,喜欢写字、绘画、阅读等,最喜欢看《米小圈上学记》,喜欢尝试一切新鲜事物,对生活充满热情与好奇,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点击收听

寒露传说

寒露节气的传说,是一个非常美丽的神话故事。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都是靠天吃饭的,经常吃不饱肚子,发生饥荒。于是,人们就很想找一种庄稼,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长成熟,可是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

这时候天上有个叫荞麦的仙女,看到人间大饥荒死了那么多人,就从天庭的粮仓里,偷了一种种子,扔到了人间。

天庭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神仙们住的地方呀!

没多久荞麦偷种子的这件事儿就被玉皇大帝知道了。

“大胆荞麦,你可知道私偷仙种是何罪?”

“禀告玉帝,人间饥荒,生灵涂炭,我等神仙,总不能坐视不管。”

玉帝还是一脸铁青,生气地说:“人间有人间的规则,胡乱把仙种扔下界,必有大乱。”

说完,玉帝惊堂木一拍,怒喝道:“来呀,将荞麦给我关押起来。”

然后他冲着神仙们问道:“此种已下到人间,无法回收,可有什么办法?”

这时候,秋神蓐(rù)收站出来说:“禀告玉帝,我等查到,此种子夏天种秋天收,耐寒力非常弱,我算好收获时间,给人间安排一场寒潮,一定可消除祸患。”

俗话说“天上一日,人间一年。”这粒种子早就生根发芽扩散出去了。一场寒潮也根本没有完全消除它们。

人们也通过这种作物度过了好多饥荒。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救命的仙子,就把这种作物叫做荞麦,而这股寒潮发生的日子就是寒露节气,所以在这个时间也是种麦子的时间。

褚征,来自三8班,他是一个勤奋好学、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男孩儿。他的兴趣爱好有很多,喜欢乐高,书法,唱歌以及科学小实验。在学校里,他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小帮手。他希望自己继续加油,成为一名更优秀的少先队员。

排版:张佳莉

审核:沈蓓

摄影:学生家长

本期责编:孙嘉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lizx.com/glgx/99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