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难忘年关豆腐香齐鲁壹点

安徽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cgia.cn/news/chanye/1664369.html
难忘年关豆腐香文/薛立全春节临近,年味渐浓,我又忆起儿时春节的许多趣事和美食。过年做豆腐当时是每家每户必做的功课,既有忙年的喜庆,又有唇齿留香的记忆,脑海里映像深刻。为了准备春节做豆腐,刚进腊月门父亲都要把錾磨的石匠请回家,对磨豆腐的水磨磨齿进行修整,使磨齿更加锋利,磨出的豆腐更快更细。每年腊月二十一、二是老家做豆腐的日子。做豆腐的前一天,先把挑选的籽粒饱满的黄豆,到碾上碾碎,变成黄豆碴子,母亲回家用簸箕扇去豆皮,当晚把扇干净的黄豆碴子用温水泡上一夜。第二天早起,为防止水磨冻住,把水磨抬进屋内安放,大哥和二哥轮流推磨磨豆浆。推豆腐是一个慢功夫,水磨磨眼里的黄豆下的缓慢,每年过年大哥、二哥都要推上三四个小时。当时我年龄小,完全不知道劳动的艰辛,总是嚷嚷着要上去跟着大哥推上几圈才算过瘾。豆腐推完后一般都接近中午,父亲把家里的大水缸洗刷干净,把磨好的豆腐沫子倒入水缸中,再烧一大锅开水舀进水缸不停搅拌,把豆浆烫熟,过一段时间豆浆降温后,在大锅上横放一块木板,把烫熟的豆浆舀入木板上面的布袋中,父亲赤膊上阵,不停地用力揉搓挤压布袋,把豆浆的汤汁挤出,过滤出豆渣。挤出的汤汁流入大锅中,随后点燃劈柴对大锅加热,把汤汁煮至沸腾。豆腐制作至此,到了关键阶段。父亲把大锅里滚烫的汤汁再次舀进水缸里,用擀面杖边搅拌边加入卤水。加卤水是个技术活,既要有经验,还要细心观察,随着卤水的加入,不断有絮状物产生,加入的卤水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加少了豆腐不能充分凝聚,加多了豆腐口感过老。每次父亲用卤水点完豆腐,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时,像是过了关一样,神态变得轻松愉快。做豆腐的最后一道环节,就是镇压豆腐成型。在锅口的木板上,放一个竹筛子,里面铺上一个干净的白包袱,把水缸里卤水点好的豆腐,连同水和絮状物一起,舀进竹筛子里的包袱中,当包袱收纳了足够的絮状物后,把包袱的四个角提起包好,在上面放上一块干净木板,木板上面压上重物,挤出水分,使豆腐定型,至此豆腐的制作大功告成。这一天由于全家都在忙乎做豆腐,一日三餐草草应付。做完豆腐往往已是傍晚时分,我早就饥肠辘辘,闻着豆腐的清香,直流口水。每到这时,母亲总是吩咐我,剥一头大蒜,捣成蒜泥,把发酵好的蟹酱加蒜泥、香油拌均匀,一家五口围坐在炕上,每个人分上两三小块豆腐,沾着蟹酱蒜泥吃起来,清香鲜甜的口感,激活了满口味蕾,当时觉得是世间最好的美味。到了晚上,母亲都要切上一大块豆腐和白菜粉条同炖,提前享受一顿年关大餐,这对平日不见油水的家人是莫大的犒赏。说起年关做豆腐,还有一件有惊无险的故事。那年我不满一岁,父母在灶间做豆腐,滚烫的豆腐汤水刚刚舀入水缸,热气腾腾,水缸上盖着一个高粱杆盖顶,这个盖顶与宽阔的缸口相比显得小了些,刚刚遮掩缸口内壁。十岁出头的大哥抱着我从里屋出来,由于门上挂着门帘,大哥迈出门槛的时候被门帘绊了一跤,大哥一个趔趄把我扔到了门槛旁边热气腾腾的水缸盖上,神奇的是尚没遮住缸口外沿的盖顶纹丝没动,我端坐在盖顶上哇哇大哭,母亲惊恐的把我从盖顶上快速抱起,喜极而泣。那一次如果盖顶产生一丝一毫的移动,都将是无可挽回的家庭悲剧,现在想想还是不寒而栗。豆腐做成后,将是过年期间重要的食材。为了能放置较长时间,母亲把豆腐分割成两、三斤重的方块,一部分放置在平房上现吃,另一部分搓上薄盐,放置进坛子里封存。一年到头只有过年期间可以从生产队分到几斤猪肉,这时母亲经常做的菜就是大白菜、猪肉、粉条炖豆腐,这是平时难以见到的美味,全家都吃的回味无穷。大年三十,每家每户都要用自己发的黄豆芽熬猪肉、白菜、豆腐,当作年关供品供到大桌上,取发豆芽的“发”字和豆腐的“福”字之吉祥寓意。有一年去贵阳出差,初到贵阳总想品尝一下当地特色美食,小饭店黑板上的“金钩挂玉牌”吸引了我,我指名点了一份,服务生把菜品端上桌后,我发现就是一盘黄豆芽炖豆腐,与老家年三十的供品菜有异曲同工之妙,远在他乡吃到它倍感亲切。正月里随着气温变暖,封存在坛子里的豆腐容易发粘,每逢天气晴好时,母亲都要把淹过的豆腐从坛子里取出来晾晒,晒成六七成干的豆腐便于长期保存。每到饥饿之时,回家切上一块咸豆腐干,配着瓜干包吃的津津有味。过了正月十五,年味就淡了下来,日常生活恢复到平日的清汤寡水之中,到这时就盼着二月二的到来。在我的老家,二月二算是年关的最后一个节日,这一天要打卤子、吃面条。母亲切上过年剩余的全部风干猪肉和一大块豆腐干,加上蛤蜊肉、粉条炖煮,出锅时再淋上鸡蛋糊,一大盆内容丰富、色泽金黄的卤子就出锅了,捞上一碗面条,挖上一大勺卤子,尽情享用。由于猪肉、豆腐都已经放置了很长时间,卤子里弥漫着陈肉和豆腐干的陈香以及蛤蜊的鲜甜,这就是标志性二月二卤子的味道,令人百吃不厌,欲罢不能。时至今日,流水线的豆腐制作取代了手工制作,但每逢年关,我还是要去集市定点购买卤水制作的豆腐,回家趁热蘸着蟹酱蒜泥吃上几块,每次吃着它,都能吃出了儿时的年味,吃出浓浓的乡愁。作者简介:薛立全,青岛市黄岛区人,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也爱好旅游、摄影、徒步。在《齐鲁晚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岛日报》、《青岛晚报》刊登多篇散文。壹点号靓丽海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lizx.com/gltz/132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