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舌尖上的中国来说,每个城市的人们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美食,这种美食,似乎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食物,而是演变成了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人们的一种情感,更是人们愿意谈论的一种话题。
在青岛,人们对一种叫蛤蛎(当地人读音:gala)的海产品情有独钟,而在广州、清远等城市,人们对“清远鸡”又有不一般的感情。
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三面环海,冬暖夏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幸福感特强,尤其是青岛人觉得“吃蛤蛎,喝啤酒”更是一件甚感幸福的事情,因为,在青岛人的心目中,蛤蛎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美食,尤其是青岛红岛产的蛤蜊。红岛蛤蜊多为浅花色,皮薄,煮熟后,蛤蜊肉比较饱满,口感鲜嫩,几乎没有沙子,蛤蜊水煮后汤汁呈乳白色。
在青岛,蛤蛎的吃法有多种:原汁水煮、辣炒、海鲜杂烩等。单说原汁水煮做法简单:将蛤蛎洗净,放到不加任何调料的清水中煮,开锅一两分钟,蛤蛎开口即可捞出、上盘。在青岛,人们常常用大盘子或大盆来上蛤蛎,让人们吃够。青岛饭店里,人们点菜,蛤蛎是必点菜。青岛人对蛤蛎的喜爱,似乎到了“非蛤不餐”的程度:有一次,我与一位老青岛人吃饭,上了一盘炒蛤蛎,我一尝,蛤蛎肉里有沙子,于是不敢再吃了,而这位朋友用手拿起一只蛤蛎,张口将蛤肉吸入口中,囫囵吞下,他笑着跟我说:青岛人吃蛤蛎,如肉里有沙子,就这么吃;如无沙子,可慢慢咀嚼吞咽。青岛人对蛤蛎的喜爱,似乎超过了食物本身,人们喜欢在夏季,约几个亲朋好友,挽起裤脚,带上小铲子和水桶,下海挖新鲜的蛤蛎,对他们而言,动手去挖几块钱一斤的蛤蛎,更是一种休闲和乐趣。
清远,处于北纬23度左右,是一座山清水秀的城市,这里雨量充沛,一年四季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环境优美。清远有一种特产叫“清远鸡”,这种清远鸡的知名度,在国外一些地方,甚至超过了城市名,我听多个人说过,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人们都知道“清远鸡”这种美食,但不知道清远这座城市是什么样子。
清远鸡,也叫清远麻鸡,被列入《中国家禽品种志》27个优质品种之一,因母鸡背羽面点缀着无数芝麻样斑点而得名。由于颜色金黄、肉质嫩滑、皮爽骨香、味道鲜美、口感独特而驰名国内外,深受广大食家喜爱。据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周恩来总理用清远鸡宴请他,得到很高的评价。
广东一直有“无鸡不成宴”的说法。在广州、清远等一些城市,人们对清远鸡的喜爱,更是超过了普通食物的范畴。清远鸡品质特优,用途广泛,烹调不受单一限制,被名厨称为文武鸡,蒸、炖、烤均可成为上肴,清远鸡肌肉脂肪沉积适度,肉质鲜香,使人食后尚觉喉甘润,回味香醇,清远鸡的做法也达上百种:最典型的如白切鸡、豉油鸡、盐焗鸡等。
在广东,人们对清远鸡的喜爱,还体现在政府和民间不断地围绕“清远鸡”设计和组织了许多活动,如清远市清城区政府每年举办的“清远鸡美食文化节”,清远一些媒体组织的“清远鸡摄影大赛”等,吸引了众多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