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岿中国散曲研究会成立三十年概述

去哪里治白癜风好 http://m.39.net/pf/a_7637171.html

摘要:中国散曲研究会成立三十年,不断发展壮大,至今仍然按照成立章程持续开展研究活动,这在民间社团是比较少见的。本文即论述散曲研究会何以能够长久不断坚持活动,旨在为研究会今后持续发展,并为其他民间社团也提供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民间社团;散曲研讨;持续发展;原因

时光荏苒,掐指算来中国散曲研究会从年在石家庄宣告成立,纳入中国韵文学会,也就是韵文学会属下的曲学分会改组为散曲学会,到现在已经整整三十年了!

三十年来这个民间学术团体从最初的二三十人发展到数百人,联系曲友两三千人,按照成立时的章程,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散曲研讨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五届,会员们的研究成果和创作成就年增加,已经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因此回望散曲研究会走过的道路,论述一下散曲研究会的发展进程,不仅可以促进当代散曲研究和创作继续发展,而且对其他民间社团的发展也会有一定借鉴和参考价值。因为建国七十年来民间学术研究团体成立可谓繁多,可是大多瞬间消亡,有的也是名存实亡,像中国散曲研究会这样三十年来一直坚守成立时的初衷,按照章程脚踏实地开展活动的实在为数不多。散曲研究会之所以能够三十年来持续发展,队伍不断壮大,活动有计划开展,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领导班子把握大局

任何一个团体要想长期发展有所成就,都必然首先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来把握大局。而这个领导班子至少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那就是:

1.领导成员的专业成就要能够服众,在专业研究方面走在队伍的前列,具有带头引领社团成员前进的作用。散曲研究会的几任会长副会长,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全国都是属于顶级的,为全体会员所敬佩。例如第一任会长羊春秋,是《中国韵文学刊》主编,他的代表作《散曲通论》被学术界誉为“六十年来第一响”“开创了散曲研究的新时代”。第二任会长谢伯阳,他是《全明散曲》和《全清散曲》的编纂者。这两部著作都曾获中国优秀图书大奖。第三任会长赵义山,他所著《元散曲通论》被学者誉为“20世纪散曲断代史研究的扛鼎之作”,他的《明清散曲史》被认为“填补了明清散曲断代史研究的空白”。其他如副会长吕薇芬,是《文学遗产》编辑部主任,她的《全元散曲典故辞典》乃是了解元散曲典故的必读书籍。副会长李昌集教授所著《中国古代散曲史》《中国诗词曲源流史》乃是了解散曲发展史的经典之作。副会长杨栋教授所著《中国散曲学史研究》创立了“散曲学史”和“曲学考古学”等新学科。副会长许建中教授则参加多种曲学书籍的统稿和定稿工作,更对南曲资料有独特发现和研究。

领导成员要有献身精神,为了学会发展壮大要不计名利,不辞辛苦,甘当无名义务工。这里主要是说研究会的秘书工作。会长、副会长们主要是从总体指导研究会工作,而大量日常工作则要由秘书处去做。秘书处要做的工作在平时要负责和会员联系沟通,了解会员的工作状况、研究信息、取得的成果、遇到的问题,一一记录,并且要定期编辑《散曲研究信息》,向会员公布发送。在网络不发达的时期秘书处的这些工作是散曲研究会成员紧密联系的保障。在网络发达后秘书处在网上组织成员建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lizx.com/glxg/85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