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友会第期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导读惊蛰一到,万象更新,春光灿烂、百鸟归来,而当第一声春雷响起,窗外桃枝上一粒花蕾轻轻绽开,那是春天,万物苏醒的声音……年3月5日16:53:32辛丑年正月二十二进入惊蛰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3个节气。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蛰,二月节,《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有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惊蛰时节,雷震九天。阳气生发,从上述所曰可看出春三月要重视养阳养肝,脾。惊蛰养生
今年的惊蛰节气为3月5日~3月20日,「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孝经纬》:「雨水后十五日,斗指甲,为惊蛰」。从惊蛰起为卯月,卯者,茂也,言阳生而滋茂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春雷预示着生长的季节开始了。此时节宜户外小运动微汗,衣服增减适度,春捂秋冻。多吃时令春菜,少吃酸味,睡眠充足,安静神气。1饮食,多吃清淡食物适宜:芥菜、姜、韭黄、乌鸡、葡萄干、鸭血、枸杞、菠菜惊蛰时节肝阳之气渐发,阴血相对不足,饮食宜戒酸增辛,多吃些补肝血、助阳气的食物,以顺阳气生发,使气血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千金方》曰:「是月(阴历二月)宜食韭,大益人心。」故此时最适宜吃韭菜,有温肾助阳、散瘀活血、健胃暖中的功效。除此之外,芥菜、茼蒿、姜、韭黄、青椒等辛温之食也应常吃,可避免因阳气生发过快而出现背凉、四肢凉麻胀等阳气不足之症。肝主藏血,春季要想肝疏泄有度,一定要保证肝血充足,宜多吃大枣、桂圆肉、乌鸡、葡萄干、鸭血、枸杞、菠菜等补血养血之物,如果最近常有头晕、眼睛干涩、睡觉多梦等阴血不足情况,更要常吃多吃。少吃:冷饮、螃蟹、蛤蜊、生蚝、绿茶春季肝旺易克脾,而寒凉之品会损伤脾胃阳气,若此时不加以顾忌,对脾胃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冷饮、海鲜(螃蟹、蛤蜊、生蚝)最好少吃,水果大多数性寒凉,并非越多越好,每天1~2个就好。喜欢喝绿茶的也应该有所节制,淡茶一二杯就好。如果不慎造成胃痛、腹泻,可煮点生姜红糖水喝。忌吃:动物肝脏、黄花菜、酱菜、大蒜、小蒜、生鸡蛋、兔肉《金匮要略》:春不可食肝--肝旺时,以死气入肝伤魂也。《云笈七签》:是月勿食黄花菜,交陈葅(酱菜),发痼疾,动宿气。勿食大蒜,令人气壅,关膈不通。勿食鸡子,滞气。勿食小蒜,伤人志。又云:勿食兔肉,令人神魂不安。2穿衣,以悟为主专家提醒说,惊蛰时节尽管天气转暖,但气温变化比较大,尤其是晚上和中午的温差相当大,公众在穿着上要注意保暖。惊蛰时节,一些年轻人,尤其是姑娘们,往往在早春时节就穿起了五颜六色的裙装,这种穿着其实对身体很不利。如气温太低,特别在阴雨绵绵的日子里穿裙装,暴露在外的肢体会因为风寒的侵袭而出现发凉麻木、行动不灵、酸痛等不适,特别是膝关节外皮下脂肪少,缺乏保护,对冷空气的侵袭较为敏感,受寒后更易发生局部麻木、酸痛等症,久之会引发关节炎。因此,此时节在穿着上还是要注意保暖,以“捂”为主。3运动,适宜舒缓健身惊蛰期间,许多地方春暖花开,一抹新绿,空气清新,空气中负离子含量多时,最适宜在户外锻炼,吐故纳新,调和呼吸。而且春练以小运动为宜,小运动量有利于阳气升发及散冬季蕴伏之气。活动到微出汗为好,如在阳光下散步、快走、体操、瑜伽等。避免大汗淋漓,否则会损伤阳气,引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4起居,宜早睡早起早睡早起去“春困”春天时节,人们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这就是民间常说的“春困”。专家称,这是人体生理功能随季节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春雷响,万物长”。专家称,春天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鲜空气,舒展阳气,以顺应春阳萌生的自然规律,使自己的精神愉悦,同时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保持身体健康。「百草回芽,百病易发」,此节气除了西北、东北外,我国大部分地方都已是一片融融春光了。但气温上升迅速,且冷暖空气交替频繁,这让病毒、细菌有机可乘,易引发感冒、流感、宿疾等。养护阳气是必不可少的:晚睡早起(最晚不超过11点,最早不超过6点);晨起伸懒腰,促进血液尽快分布到各个经络中去,防受寒感冒,同时也能激发肝脏功能;继续春捂,不宜过早的穿上单衣、单鞋;慎防感冒,如果外出被风吹后出现头痛或者轻度的感冒,可赶紧揉搓一下迎香穴,用热吹风对着大椎穴(正坐低头,颈部突起的位置)吹三分钟。5情绪,宜舒缓春阳上升,不仅是生理活动受到影响,就连心情也随之波动,「心动则五内俱焚」,时常出现激动易怒、敏感等。此时应勤动脑体、不动心,感觉「迟钝」些好,不要太纠结于得失名利,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该放下的时候不要舍不得,否则容易心动不宁、五脏不安。6艾灸升阳散寒有一句话叫做: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意思是说,在人体阳气强盛的时候,自愈力会被激发,这种情况下,病邪不易侵入人体,就算是病毒进来了,也会第一时间被免疫系统给消灭。所以,防治流感,还可以从补阳气、扶正气、提高免疫力入手。神阙灸具艾草是在中药中少有的能通十二条经络的药物,所以古人经过千年的摸索,最终将艾草定为施灸的主要原料。并且,艾条燃烧后产生的短波辐射,能够给人体补充阳气,激活自愈力。主灸穴位:大椎穴、肺俞穴、神阙穴、足三里穴。这四个穴位,是这段时期的保健要穴,多灸可预防流感。阴虚火旺的人要少灸胸腹的穴位,多灸下肢的穴位。惊蛰尤其要少说话
惊蛰阳气初震,虫蚁出动。身体内的阳气也开始升发,这时候人偏阳属性的功能开始变强,以前说过,好的睡眠要阴平阳秘,而现在人容易精力旺盛、睡觉不安宁,或者直接就睡不着,有时候身体很累但就是睡不好,这时候要滋阴养血,平衡体内过剩的阳气。伴随着阳气的升发,人们上火、发脾气的现象也开始变多。这是因为春天对应身体是肝木的季节,这个时候中医里身体肝的功能会相对旺盛一些。而肝自身喜欢像树木一样,想让自己的肝气像树枝一样自由生长,同时肝主疏泄调理着全身气的运动和身体的情绪。平常有肺金克制,它还不敢放肆,而现在春天了,它功能稍微强一点,赶紧带着全身的气和情绪自由升发。这时候人就容易出现肝相关的症状。本来阳气就开始变盛,又有肝气鼓动,平常我不开心也就这样了,现在身体的肝正强势,它说不行,我不开心,我要发脾气,有一点不顺我就要反抗。这时候人容易发怒,还控制不住,如果和人说话太多,容易争辩,影响人际交往。而如果本身就是气郁、阴虚、上热下寒、湿热体质的人这个时期尤其要注意,控制不住就尽量少说。惊蛰主醒、主动一年有24个节气,而一天就是一年的缩影,也是有24节气的。3点立春,4点雨水,5点惊蛰,6点春分,7点清明,8点谷雨;9点立夏,10点小满,11点芒种,12点夏至,13点小暑,14点大暑;15点立秋,16点处暑,17点白露,18点秋分,19点寒露,20点霜降;21点立冬,22点小雪,23点大雪,24点冬至,1点小寒,2点大寒。惊蛰,“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蛰为冬眠的动物,惊蛰即意味着蛰伏的动物在这个节气惊醒,包括狗熊、蛇、青蛙,虫子等等。那么人体内蛰伏的是什么呢?就是冬眠了一晚上的阳气,也就是说在5点惊蛰时分,人体的阳气要生起来,就像完成春天的播种一样。如何生起来?只有一个途径,就是“春主醒、主动”,到5点的时候,你必须醒了,而且醒了以后必须起来活动,一动人的阳气就生起来了。可能前一分钟还躺在床上感觉特别困,在为起或不起做思想斗争,当一分钟以后,真正穿衣服起来一活动的时候,就感觉突然不困了,为什么,阳气生起来了。建议大家,惊蛰过后,一定要在5点,最晚不要超过6点前起床,起来后活动活动,看书写字都是头脑清醒的。实在特困怎么办呢,你可以5点起床,活动10~30分钟,然后再躺下睡回笼觉,这时阳气已经升起,再睡不会压着阳气。这样你再起床后是轻松愉悦的,工作学习精力十足,否则你白天是疲倦的,除了打哈欠就是打瞌睡,干什么都精力不够。推荐阅读
1、阳虚很危险,小心癌症找上你,来看看这四大症状你有吗?
2、临床常见的癌症针灸配穴
3、癌症在发作前2年征兆,放到圈子很多人会感激你一辈子!
4、延寿化瘤丹治疗各种肿瘤癌症,20多年治愈甚多,活人举不胜举
5、当31岁遇上癌症:别侥幸了,癌症性格真的会害死你!
6、为什么得癌症的人越来越多?癌症君的真情告白,说醒千万中国人!
7、“重口味”更容易引发癌症
8、奇迹……吃三次猪肉竟治愈了肝癌,你能找出其中的奥秘吗?
9、晚期肝癌速效止痛法
THEEND—I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网络。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整理:铭铭。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灸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