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尼?!章鱼乌贼居然和海螺蛤蜊是亲戚?
你别吃惊,还真就是这么回事,不信你买一只乌贼回家看看。在它的体内是不是有一片乌贼骨?那其实就是退化了的贝壳。而在头足纲的活化石——鹦鹉螺身上,这种特征更为明显,它至今还保留着螺旋状的类似于海螺的贝壳。
乌贼和其他几种头足动物的最大不同,就是体内有一个石灰质的内贝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乌贼骨、海螵蛸,它是由原始的外部贝壳退化而来,在乌贼体内起到支撑身体结构的作用。绝大多数的乌贼都保留有这个特征,但一些体型很小的耳乌贼已经更进一步的将内贝壳彻底退化掉。除此之外,乌贼相较于其他头足动物来说,体型更加短粗胖,有10只腕足(8只短腕足+2只长腕足),这也能把它和鱿鱼、章鱼区分开来。
乌贼的内贝壳——海螵蛸
章鱼、鱿鱼、乌贼等等这一些,其实都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下的生物。何为软体动物呢?当然就是轻音身柔体易推倒……好吧,其实是身体柔软,有真体腔的动物。
软体动物门下都包括
哪些我们所熟知的动物呢?
腹足纲—各种海螺、淡水螺和蜗牛;
双壳纲—各种蛤蜊、牡蛎、蛏子和扇贝;
头足纲—各种章鱼、鱿鱼、乌贼。(我们今天要谈到的)
头足纲嘛,顾名思义,脚丫子长在头上的意思。
头足纲是软体动物门中发育最完善、最高级的一个纲,包括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大量繁盛并具有重要意义的鹦鹉螺类、杆石、菊石、箭石和现代的章鱼、乌贼等。它们全都是海洋里的肉食性动物,善于在水底爬行或在水中游泳。头足纲动物有的具有外壳、有的具有内壳、也有的没有壳。头足纲的演化历史也很长,从寒武纪直到现代。
你又吃惊了:吓?鹦鹉螺居然不是一种螺?
别急,且听我娓娓道来。
鹦鹉螺目
要说起这头足纲的故事啊,那年头可就久远了,那是大概5亿年前(奋斗了五亿年居然还是被作为食材,好不甘心呐)……大概5亿年前,从早期的生物演化出了带有贝壳的鹦鹉螺,又从鹦鹉螺演化出了带贝壳的菊石和贝壳藏在体内的箭石(长得很像鱿鱼)。
鹦鹉螺是头足纲里的老祖宗,也是现存的头足纲里唯一还保留着外壳的一类,现在还有2属6种。鹦鹉螺的外壳和海螺的外壳有本质上的不同,海螺的外壳中间是空的,而鹦鹉螺的外壳则是由许多半封闭的小空腔组成,每一个小空腔被称为一个“室”,每个室之间有一个小孔相连接,“室”内充满了气体,鹦鹉螺正是靠着“室”内的气体来控制自身浮力。
被切开的鹦鹉螺外壳。可以清晰地看到“室‘,其中最大的那个是盛放鹦鹉螺身体的地方,叫做“住室”。随着身体生长,鹦鹉螺会分泌相应物质形成新的隔断,成年鹦鹉螺最多可以达到三十多个“室”。鹦鹉螺的壳遵循黄金分割律。和其他头足纲动物一样,鹦鹉螺也以腕足捕食。它的腕足没有吸盘,不过这一点也不会影响它捕食,因为它的腕足实在是太多,足足有90多根!被它缠上的猎物想挣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鹦鹉螺的牙口很好,有9颗牙齿,这让它可以放心的捕食小虾甚至螃蟹大快朵颐。
请无视那个被人工磨光过的鹦鹉螺壳……我只是单纯觉得这个妹子挺好看的……
那么,下次我们再科普其他现存的头足纲各个目和它们的代表物吧!
内容来源:知乎网;
整理和编辑:Sunny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