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了《蓝色星球2》第一集的大家相信都和小编一样目瞪口呆,原来纪录片是这么有格调,海洋远远比想像的更神秘!
在豆瓣的评分也高达9.9分!
看完第一集,豆瓣网友
汀町如此评价:“看完蓝色星球2第一集,我被震撼得像个傻子”
没错我已经被会用工具的“猪齿鱼”颠覆了人类对鱼类智力的理解。
曾经书本教给我们的都是“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
然而,猪齿鱼的日常就是,把小蛤蜊带回自己的“特定厨房”——一种坚硬的珊瑚。然后,将小蛤蜊狠狠地甩向珊瑚礁的特定位置,一次、两次、三次……直到小蛤蜊外壳破碎,尝到美食。
为了拍它,据说摄制组花费了两年时间,最后剪辑成三分钟。
还有一幕让我全程傻眼......只知道鸟吃鱼,还没有见过飞起来吃鸟的鱼。
第二集揭开了深海神秘的面纱。
南极洲最深潜水探秘:真是个意想不到的惊人世界!
这样的生物叫什么?只有你去看正片才知道了。
长着透明脑袋的深海怪鱼,一脑袋糨糊?头部透明的鱼,那两块像叶子一样的东西居然是眼睛!
深海热泉喷口,那里有个不可思议的生态系统存在。而这个生态系统远比热带雨林丰富!
在这里有如此复杂如鱼的生命形式存活,实在超乎人类的想象。
《蓝色星球2》带领我们体验让人敬畏称奇的新地方,见识魅力四射的新物种,了解非同寻常的新行为。
探索自然,是人类永恒的课题,也是每个孩子的启蒙必经之路。
培养孩子最好也最便捷的方法其实就是:带着他们探索自然。
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孩子们锻炼了观察、描述、调查现象、提出问题、得出结果等科学思维能力。
试想一下:
如果孩子们从来没有真正观察过动植物,他们会如何想象万物,辨别真伪?
如果孩子们从来没有被大自然感动过,又会如何看待其他生命,和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今天小编推荐一套由11位画家历时5年深入农田郊野观察、绘制而成的著作——《给孩子的自然图鉴》。读这样一套书,相信孩子们一眼就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这套书自出版以来,韩文原版已获得韩国优秀儿童图书奖、优秀科学图书奖等多项荣誉。
共有多种动植物,多幅手绘彩图;解说科学系统,使用简洁的符号对动物的身长、体重,植物的树高、花期、果期等进行了标注;特别适合2岁-12岁的孩子。《给孩子的自然图鉴》一套精装2册,包括《动物图鉴》和《植物图鉴》两册,只需元。
小编之前推荐过《我家门外的自然课》,都是出自同一个系列,收到的家长都表示相当惊艳!
逼真的图画,每一页都是一幅画。虽然内容偏北方,因为是韩国人画的么。但是真不错。真希望国内,地大物博的中国,也能出这样用心画的书,这对小朋友是很好的科普。作为北方人,在南方生活三年了,好多植物都不知道名字,汗颜。。
ct画工了得,上色也很美,大人看着都爱不释手!
h1去年带孩子参加了一次户外活动,孩子回来后好几天都处在兴奋中,每天都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看来让孩子多接触自然是大有益处的。从那以后,我就留意各种关于自然的童书,想给孩子挑一个又实用又画得好的科普绘本。看到这套书后,就预感是我一直在找的。
然妈1手绘彩图,形象逼真、有灵气这是小编迄今为止见过的最美的一本图鉴。
《给孩子的自然图鉴》中的彩图,全部都是由画家手绘而成,笔触细腻、色彩明快,形象逼真却十分有爱,符合孩子们的认知模式。
主绘者是韩国画家金是荣,他学的是西洋画,但高中毕业后坚持帮家人干农活,得以近距离观察身边的动植物,所以画出的图画非常生动。
这是小编见过的最可爱的长颈鹿,完全展现了它温顺的一面。
木槿花上趴着一只小蚂蚁,真实灵动。
孩子们最爱的小兔子,姿态各异、憨态可掬。
狐獴与斑鬣狗则像专业模特似的伫立在面前。
站在芦苇叶上的中华大刀螂,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
作为给孩子的自然图鉴,书中的动植物大多比较常见,人们很容易在生活中或是动物园里和它们相遇。
自然界的时序更替,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都逃不过画家的眼睛,他们将那些细节一一捕捉,呈现在孩子的眼前。
比如树一年四季的成长过程。
甚至翡翠鸟捕食的一个个瞬间。
《动物图鉴》分为7章,分别是: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节肢动物、其他无脊椎动物。
《植物图鉴》分为3章,分别是: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以《植物图鉴》为例,开花的植物有25万种,经历“授粉”过程,长出花粉管,最终从花到果。
比如,李子的花朵凋谢后结出果实;而石榴花绽放后直接结出果实。
左边龙葵的叶片边缘,有歪歪扭扭的“锯齿”,让人猜想是不是有小虫子在叶上啃噬过。右边鸡爪槭的叶子则在浓绿中泛出一抹红色,透露着秋天的气息。
2可视化的知识,孩子更容易接受感性认知对学习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作者遵循孩子的天性,通过丰富的图画,先是在视觉上刺激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孩子在稍后的阅读中应证自己的猜想。
比如,关于“马铃薯”,孩子们可以从图中看到它的果实都长在地下。
关于“草莓”,孩子们既可以从图中看到它开的是白色小花,也可以通过图片理解文字中所说的“匍匐生长”是怎么一回事儿。
小?(pì)?(tī)是中国常见的水鸟。作者直接把“幼鸟羽翼丰满后,会爬到妈妈的背上,离开鸟巢”这样的习性画了出来,特别容易被孩子们接受。
对一些稍复杂的生物学知识,作者则尽可能采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讲解,爸爸妈妈引导起来很方便,也有助于提升孩子们的记忆、联想和表达能力。
为了说明“大鳞副泥鳅”是怎样呼吸的,作者用了个有趣的比喻:“废气由肛门排出,此时水中就会咕嘟咕嘟冒出气泡,就像放屁一样。”
孩子们看到这里,一定会哈哈大笑,而且印象深刻。
贴心提示家长和孩子在不同的季节到不同的地点观察鸟类,并且携带单筒望远镜、卷尺、观察手册等准备工作。
3局部“特写”,近距离了解动植物的特性本书有很多“小特写”,对动植物的样貌、行为和习性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呈现。
可以说这些小特写是对知识“干货”的提炼,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的同时,大人读来也会觉得饶有趣味。
比如,小石榴是待石榴花盛开后,从花萼底部长出来的。
又或者,动物排泄的粪便是用来辨别它们身份的重要线索。兔子的屎就像是干草揉成的团。
此外,“动物”和“植物”两册书也各有特点。
《动物图鉴》由于章节较多,分类更复杂,所以在每一章的开始会有总的解读,介绍该种动物的共性特征。
以鱼类为例,先介绍鱼类的身体。
包括鱼类头部、尾鳍、腮,还借助生动的图片帮助孩子进行区分。
而《植物图鉴》的“附录”部分,还梳理了书中可以食用的植物种类,可食用的部位,以及食用的方法。
4科学的体例和编排,建立思维体系书中对动植物知识的编排,参照了生物学上的分类系统,分别参照门、纲、目、科的顺序进行了有序划分,将细微的知识点收纳在系统化的逻辑框架中,科学严谨。
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科学认知的同时,还提高逻辑、归纳能力。
书的右侧边有不同颜色的色块,对应书中不同的物种类别。你可以直接翻到想看的部分。
以《动物图鉴》中的中华螳蝎蝽为例,作者会注明它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半翅目。书的左边也会通过“橙色”索引标注这一部分都是的内容,很容易区分。
此外,还在文字讲解的基础上,通过简洁的,对动物的身长、尾长、体重等,植物的树高、花期、果期等进行了标注,让读者一目了然。
在附录页,根据花朵颜色将各种植物的花进行了整体性的呈现,就算识字不多的小龄读者都可以轻松查找。
7包装精美,团价给力《给孩子的自然图鉴》两册均为精装,耐脏耐磨。
x的方方正正的20开本,锁线装订,可完全摊平。
图书采用的是环保型的纸张油墨和胶水,色彩明快、手感柔和。
《给孩子的自然图鉴》一套精装2册,原书定价元,咱们团购价只要元(全国包邮)。
现在下单,还送价值30元的Marco超级环保的12色彩铅一套。无论是给自己的孩子买,还是送礼,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哦。
“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
——美国海洋学家蕾切尔·卡逊。
产品基本信息
书名:《给孩子的自然图鉴》
包含:《给孩子的自然图鉴:动物图鉴》、《给孩子的自然图鉴:植物图鉴》
作者:[韩]沈兆媛
绘者:[韩]金是荣等
译者:张遥慈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开本:16开
页数:页
装帧:精装
适读年龄:5~14岁
明日开售
敬请期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