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声医事这个季节胃,你还好吗

最近网络上有句调侃:

干啥啥不行,吃喝第一名。炎热的季节,啤酒加蛤蜊,烧烤搭配小龙虾,这样的日子虽潇洒,但身体健康却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伤胃!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位居第二,呈现年轻化倾向。

“绝大多数胃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或出现上腹不适、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因为与胃炎、胃溃疡等胃慢性疾病症状相似,易被忽略。”东院消化内科主任战淑慧说,最近接受内镜检查的患者逐渐增多,仅东院消化内镜中心,4月下旬以来已连续发现10余例早期胃癌患者,并成功给予内镜下切除。

爱吃油炸、烟熏、腌制食品

——易患胃部疾病

什么样的人应该进行胃镜检查呢?战淑慧说,胃镜适用广泛,如果患者有上消化道的症状,比如反酸、烧心、腹痛、腹胀、嗳气等,如果怀疑食管、胃或十二指肠有病变,可以进一步检查胃镜确诊。此外,有上消化道出血或大便潜血阳性的患者;有上消化道症状做过上消化道造影,没有发现明显病变或者不能确定有没有胃肠道病变;有消化道溃疡的或者萎缩性胃炎需要进行胃镜定期复查随诊;用药的患者判断用药后的效果,也可以进行胃镜检查。什么样的人易患胃癌?战淑慧介绍,首先是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研究表明胃癌的发生与某些基因突变有关系,胃癌的发生经常呈家族聚集性,但并不是说胃癌是一种遗传病,导致“家族聚集”的因素也与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有关,所以如果家族中有胃癌或消化道癌症的,建议早期进行胃镜检查以早期发现病变。其次,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自从年幽门螺旋杆菌被澳大利亚学者发现后,学者们对于这个细菌的研究逐渐深入,发现该菌不仅与消化性溃疡有关,与胃癌的发生关系也非常密切。研究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携带者胃癌的发生率是非携带者的数倍。再者,曾经因各种原因进行过胃大部切除的患者发生残胃癌的风险要远远高于正常人。另外,萎缩性胃炎及肠化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这类患者应该每年行胃镜检查以发现是否有癌变的情况。专家提醒,长期吸烟喝酒、喜欢吃油炸、烟熏、腌制食品,高油高盐、食物过烫、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都将对胃造成伤害,长此以往容易导致疾病。所以,从预防胃癌的角度来讲,战淑慧建议: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多食肉类,鱼类,豆制品和乳制品;避免高盐饮食,少吃咸菜、烟熏和腌制食品,不吃霉变食物,定期检测胃镜和根除胃里的幽门螺旋杆菌。

胃内发现幽门螺旋杆菌

——建议根除治疗

许多市医院做检查时,医生都会让他们检查一种叫“幽门螺旋杆菌”的东西是否存在。幽门螺旋杆菌究竟是什么呢?战淑慧说,幽门螺旋杆菌是目前被发现最常见的,能够定植在胃里的细菌,感染的患者可能会有腹胀、腹痛、反酸、烧心等消化系统症状,研究发现80%慢性胃炎和70%的消化性溃疡,%的胃MALT淋巴瘤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并且研究发现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关系密切,但也不是说每个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都会发展成胃癌。“目前我们常用的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有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法和病理检测和抗原检测。”战淑慧说,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是通过测量患者吞服的药物与幽门螺旋杆菌发生反应产生的气体来进行的。抗原检测法是通过留取患者大便标本进行检测。以上方法均为无创检查。快速尿素酶法和病理法需要患者在进行胃镜检查时,取一块胃黏膜组织检测。如果检测发现患者胃内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话,战淑慧建议进行根除治疗。目前国内及国际上均推荐四联药物的14天疗法。服药期间有一些注意事项:首先服药期间不能饮酒,其次因为四联疗法药量较大,某些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痛、腹泻、恶心、头晕、过敏甚至肝肾功能损害,患者朋友们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尽量足疗程,足量完成治疗。如果出现严重副作用,请及时咨询医生。在服药结束的1到2个月后复查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以观察根除是否成功。

有家族史40岁以上人群

——应进行胃镜筛查

一名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老人,多年来一直找战淑慧随访,每隔一两年都要做一次胃镜检查。两年前,他复查胃镜时,发现胃内有一处黏膜不光滑,经过放大染色胃镜及病理确定为早期胃癌,在与老人进行充分沟通后,战淑慧给他做了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手术后第2天老人就能下床活动,第3天就可以进食。老人说仿佛就是做了一次普通胃镜检查便将胃癌根除。战淑慧介绍,对早期胃癌进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是目前治疗早期胃癌的一种较先进的手术方式,不需开刀,通过胃镜将癌变的胃黏膜“削”掉,患者创伤小、恢复快,花费少。“早期胃癌的治愈率可以达到90%,但是到晚期胃癌的治愈率却只剩10%,并且由于70%的胃癌早期病症并不明显,患者通常不能做到及时发现,导致就医的延迟,降低了自己的治愈率。”何为“早期胃癌”?战淑慧介绍,人的胃壁分为四层,第一层黏膜层,第二层黏膜下层,第三层固有肌层,第四层浆膜层,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限于胃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其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几率低,而与之相对,进展期的胃癌其癌组织突破了第二层——黏膜下层,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几率明显升高。早期胃癌可以通过胃镜下治疗予以切除,而进展期胃癌必须通过外科手术进行胃大部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要明显低于早期胃癌的治疗效果。战淑慧告诉记者,早期胃癌在胃镜下表现不像进展期胃癌那么显而易见,它往往只是一个不起眼“发红”,一个“褪色表现”,一个“表浅的隆起或凹陷”或仅是局部“不那么光滑”。随着医务工作者对早期胃癌的认识加深及高清放大内镜的发展,早期胃癌发现也逐渐增多。早期胃癌患者通常没什么特别感觉,或只是有一些消化不良,有些患者是例行体检被发现。这样的患者是不幸中的万幸,因为只有发现了早期胃癌,才能阻断向进展期胃癌发展的通道。“有家族史的40岁以上人群、无家族史的50岁以上人群应进行胃镜筛查,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成人应进行规范的根除治疗。”战淑慧说。

文/来源于青岛早报

摄影/文化宣传部戴毅

校对排版/文化宣传部叶梓任静

往期精选

◆我院15个学科荣登医院科技量值评价百强榜

◆山东省首例人工智能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在我院完成

◆找到了!勇救落水女的勇士名叫刘居新

◆背“锅”30年,4小时手术男子再次挺直脊梁

◆66岁大叔反复头晕,原是心脏“通讯线路”中断!看这个团队如何抢修……

◆20年小肿物被“抠大”一招手术解八旬老人难题

来都来了点个赞再走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lizx.com/glzl/61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