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状白癜风会自逾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212241.html虞舜,姓姚,名重华,字都君,是中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部落联盟大首领,世称“三王五帝”之一的舜帝。虞舜帝曾经在今浙江省慈溪市横河镇石堰村的虞山为了躲避丹朱而耕种。《光绪余姚县志》云:”山在县东北二十三里。”《太康志》载:“舜避丹朱於此。”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也写到了”舜发于畎亩之中。”
古时候,虞舜为了躲避丹朱挑衅,使老百姓免遭战争的苦难,他带领亲人和部下,从姚江乘竹筏水路东行,然后往东北折入东横河,来到今天的横河镇石堰村。
虞舜看见南面有百里长的绵绵群山,可以挡住丹朱顺姚江而下东追的视线;北面是荒芜的海涂和沿海小山岛屿,有荒芜的土地里可以开垦耕种,海涂里海鲜可以捕捞,小山岛屿上果实可以采集,食物很丰富。他看着想着,对大家说:“这里真是很好的躲避住地呀!”
于是,他们一行人上岸,又走到村北面的山岙里(今石堰虞山的白杨岙),这山岙里有一个山洞。虞舜叫众人把武器、工具、衣服和菜具等行旅先存放到山洞里。接着,他就叫部下斫树,砍竹,割草,搭起了茅屋。夜晚,虞舜安排好众人的住所和岗哨,到山洞里睡觉去了。
第二天,虞舜带领身强力壮的男人到山脚下开垦荒芜的海涂,年轻妇女上山采摘果子或挖野菜,老人小孩留在茅屋看家做饭。阳春三月,天气暖和,莺歌燕舞,草长花开,垦荒和采挖的人都心情舒畅,干得欢快。午后,潮水退去,虞舜派小伙子们下海去捕捞海货,捕捞到许多跳鱼、沙蟹、蛤蜊和小虾等。晚餐山海食物俱备,菜肴丰盛,大家吃得非常开心。
此后,虞舜带领着众人在海边开垦荒涂,种上庄稼。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这里定居了下来。
春去夏来,被开垦的海涂上,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盛夏季节,稻谷黄了,蔬菜大了,瓜果也熟了,虞舜和大伙忙着收获与耕种,收成真不错哩!
中秋来临,涨上来的潮水一天比一天大,波浪也一天比一天高。夜里,虞舜躺在石头床上想:到中秋大潮来时,种在离海比较近、地势低处的庄稼可能要受淹,得想法子保护可能将要被海潮淹没的庄稼呀!于是,他想来想去,想出了妙计:挖河围塘,来抵挡海潮。
早饭后,虞舜带领一帮人,拿着掘泥围塘的工具,到海边围起塘来。这样,一连干了五天,一条两米左右高的小海塘就做成了。随着中秋节的到来,大潮汛也来了,淹没了海边不少庄稼。
虞舜围着小海塘的庄稼没有受淹,秋后又得到了好收成。附近的人们都纷纷向虞舜学习,在冬天空闲季节,他们围起一条条小海塘来。虞舜和部下却干起了织网和做罾的活儿,打算明年到海里去捕大鱼大蟹。
冬逝春回,虞舜和大家就按季节种上庄稼,并进行施肥、松土、除草和除虫等田间管理,庄稼长势喜人。空闲时,虞舜想开垦更多的土地来耕种,有了多余的粮食,将来可以招收更多人马,实现自己愿望,不辜负尧对他的期望。于是,他想到了以前耕种过的海岛上去烧荒垦地,在海岛上也种上庄稼。
立夏过后,虞舜带着部下,乘竹筏,蹚泥涂,来到人们打鱼晒网的沥网山(海涂小岛)。他们在比较平坦的南坡和东坡,先烧掉杂草和灌木,再开垦坡地。十天后,新开垦出来的五六亩坡地也种上了庄稼。后来,他们利用空余时间在海边的山坡上也来烧荒,开垦出了许多坡地,种上庄稼。
这一年,由于虞舜和部下的辛勤劳动,他们获得了大丰收。粮食在山洞和茅屋里放不下了,虞舜教部下搭建了许多粮仓,把多余的粮食藏于粮仓内。因粮食贮藏多了,虞舜就招收人马,来扩大队伍,将来好实现重坐王位的愿望。
这样年复一年,虞舜和部下在海边辛勤耕种了三个年头。在这三年里,虞舜和部下教会了海边人们围塘挡潮,织网捕鱼,烧荒垦地,建仓藏粮;在这三年里,虞舜和部下帮助海边人们收种庄稼,救济粮食,采集草药,治伤医病;在这三年里,海边的人们对虞舜十分感激,都把自己的孩子陆陆续续地送到队伍中,来助虞舜完成大业;在这三年里,他们的庄稼丰收了,粮食殷足了,队伍扩大十倍,兵马也训练得非常精良。
这三年中,虞舜亲自带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感动了部下,感动了海边人们,感动了多次想谋害他的弟弟象,感动了海边的鸟儿,感动了上苍。因此,部下为他劲卖力气,人们为他送子入伍,象为他耕种,鸟为他除虫,上苍为他风调雨顺。
看来,出兵时机已经成熟了。虞舜就带领部下去征讨丹朱,实现重坐王位的愿望。丹朱的部下久闻虞舜的贤德和才能,也深知丹朱的不义和可恶。为了避免战争带来灾难,一天夜里,丹朱部下十余人闯入丹朱的卧室,将他逮住了。第二天,他们大开城门,迎接虞舜的到来,并拥戴虞舜为大王。
从那时候起,人们为了纪念虞舜,把横河镇石堰村北面的一座山叫作“虞山”。虞舜躲避丹朱住过的山洞美称其“石屋”。虞舜带领部下曾经烧荒垦地耕种的小岛叫做“历山”。人们还在虞山上建庙宇,树石碑,造亭子,刻楹联等来纪念这位先贤。在历山,人们把学校取名为“舜耕学堂”,来纪念虞舜。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也写到了“舜发于畎亩之中”。
如今,虞舜在虞山住过的山洞石屋还在,里面有石床、石凳和石椅等,传说是虞舜躲避丹朱时期所用的遗物。虞山上,人们建造的虞舜庙里香火常年不断,碑亭下前来观光游览者络绎不绝。在历山村,“舜耕小学”的校名正在沿用着,“舜发于畎亩之中”的童音也经常在校园内萦绕。
END
来源:慈溪发布
图文来源:张水洲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喜欢我,就给我一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