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矶钓钓具选用及钓法技巧

矶钓分为轻矶钓和重矶钓,轻矶钓又叫轻型矶钓,下面为大家介绍轻矶钓钓具选用及钓法技巧。

轻矶钓的钓具包括5.4米碳素纤维或玻璃钢海竿1支,备配5.4~6.3米手竿1支,中号旋压式绕线轮1只,可蓄母线~米。

用于矶钓的钓饵,以小鱼、鱼肉块条、虾、对虾、沼虾、南极磷虾为主,其他钓饵当属切块的蟹肉、小蟛蜞、蚌肉、蛤蜊、牡蛎肉、沙蚕、蚯蚓,还有海岸边的海藻、螺旋藻等。诱饵包括可以抛撒、可装诱饵笼的,诱饵有南极磷虾、淡水小虾、虾头虾壳、鱼头块、鱼内脏、鱼皮,捣烂的蟛蜞、贝类、沙蚕、蚯蚓团,甚至是家禽家畜的内脏。

在选择钓点时,淡水钓中的选点原则,一般也适用于海钓点的选用。如凹湾内、凸岬处、乱礁外侧、峭壁附近、涌浪外侧、引潮带、回流区、漩流区、沉滩区、开阔的水流区、远投间带区,以及大坝附近、水闸上游下游及两旁、桥墩旁、栈桥下、石油平台下、避风港内、船坞停泊区、海港装卸平台下、防波堤、消波桩外侧等,都是矶钓的较好的钓点。

不同钓场的轻矶钓法有:

(1)钓凹湾浅棚区:钓组的抛投方法有直抛法、旋抛法、甩投法。当把整个钓组投到预定海面钓点后,钓者就须扳转绕线环恢复原位,然后一手握竿,一手把住线轮摇把,以便控制母线、观察浮漂、实施钓术。钓涨潮时,浮漂及钓组会从远处向钓者面前渐渐漂来,故要远投和不断收线;钓退潮时,可近抛远漂,或远抛近拉,或拉拉放放,使钓组既能较长时间回荡在有效的钓区海面,又能清楚地观察到浮漂的鱼信号。当看到浮漂在水面上跳动时,要做好扬竿准备;当浮标在浪头上斜刺奔跑或突然从海面消失时,4~5秒钟后要扬竿。

(2)钓凸岬角区:此处一般都突出于海面,钓潮水“进四退六”。钓组可采用自动线结或太空豆调节法,钓棚2~4米。可挂诱饵笼,抛投点均选上游。抛钓后的钓组应悬浮站立于水中,随潮流涌去,钓者的持竿方式应竿尖低垂指向浮漂,通过线轮控线及漂流距离。若见浮漂急骤飞驰或沉没,即为鱼信号出现,便可扬竿收鱼。

(3)钓乱礁外侧区:钓潮水“进二退七”。乱礁区往往有大鱼藏匿,可换上较粗的母线,选用中型沉底钓组,主攻深水较大鱼种。

(4)钓峭壁附近:峭壁上往往丛生海藻和小型贝类,为多种浮游性鱼类的索饵必到之所。一般表现为低潮钓浅棚,高潮钓深棚。钓者站于峭壁之上,无须抛竿,只把钓竿伸长,打开绕线环,垂直放下钩组,使钓组浮漂距岩壁1~5米,随水漂流并加以线控。

(5)钓涌浪外侧区:面对迎风涌浪可远投钓浪外区域。以小鱼、虾、沙蚕、蚯蚓球为饵。钓棚调幅1~3米,远投近漂线控,猎取到在涌浪外侧觅食的掠食性鱼类。

(6)钓引潮带区:引潮带多为近矶近岸较深的河床、海沟、海槽、航道、闸道等。退潮时仍有浅水;涨潮时,乘潮而上的鱼群首先到达该区;满潮前后,许多大鱼则又悄悄藏匿其中捕食鱼虾,故“引潮带”鱼多好钓。

(7)钓回流区:造成涨潮、涌浪的回流之处,一般都由凹凸的地形所致,回流在凸角外侧较深处形成涌波,溅起水花或泡沫,溶氧量高,饵料较集中,故为鱼群集中索饵必到之处。一般钓潮水“进三退七”,诱饵用小虾、虾头、切碎的鱼、家禽内脏,拌和一半潮湿的沙或泥土。将挂好饵的钓组抛入下水头,或先抛钩后撒饵,使诱饵钓饵形成一体,以利提高上钩率。

(8)钓漩流区:在回流区外侧,如果水流再受阻,便会形成旋涡及漩流区。此区多藏有大鱼,伺机捕食被漩流挟裹而来的小鱼虾,钓组应采用重坠无标单钩或双钩、挂诱饵笼,用底钓法。

(9)钓沉滩区:矶礁下边一片深沉的沙滩,钓潮水“进二退八”,主攻中层上下洄游鱼类。

(10)钓深场区:一般离岸越远水越深,在投点50~米范围内,5米以上深水大鱼多,宜用负荷力较大的竿、轮、线、钓钩、重坠,抛竿后可以支架等候鱼信号。

(11)钓开阔水流区:采取远投近拉或近投远放的“漂流”钓法,主攻中上层浮游鱼群。

(12)钓涧带区:在礁岛与礁岛之间的海面下,常常既是水道又是鱼道,涨潮近投,落潮远投。

有人用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最专业
白癜风能看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lizx.com/glzl/8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