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气温骤降晚上妖风又大,小8去吃了碗藏书羊肉面,那温暖从胃里升起化为一身汗。虽然藏书羊肉年年吃,但是到现在据说还有不少小伙伴被藏的读音困扰多年,到底是读“cáng”书还是“zàng”书呢。大家知道到底是“cáng”还是“zàng”吗?
答案是
科(说)普(书)时间到!
藏书的起源:朱买臣祖籍苏州,早年家贫,以卖薪为生。起初,夫唱妇随。朱买臣喜读书,然其妻以读书与期待的好生活无补,并逐渐以卖薪的生活方式为耻辱。朱买臣知其妻不支持其读书,只好将书藏于山中,即今天的藏书镇(cáng,藏匿之意)。藏书镇以制作羊肉美食著名,而现今,藏书羊肉的小食店遍布长江下游各地。所以正确的念法是藏(cáng)书羊肉。
大家有没有读对呢?
不过也许你会说“这难不倒我,小8倒是把浒墅关饮马桥都搬出来呀!”
Nono今天我们不谈地名,小8给大家整理一下在苏州到底什么吃的容易读错。
以下吃的,能全部读对的人估计寥寥无几。读错还敢称自己是个吃货吗?别怪小8轻看你,不信你先念着。
粳米
蛤蜊
荸荠
茨菰
豇豆
莼菜汆塘片
芫荽
煠紫盖
鳜鱼
牛丼饭
请记住你刚刚在念的这些读音~~
然后检测开始啦,看看你能读对几个。
Rady?
Go!
粳米
相信不少人看到这个词,脱口而出的是gěng米(其实苏州话中读音更接近gāng)。语文老师要哭倒在厕所了,粳这个字就只有jīng一个音。当年小8备战高考语文可是要考这些易读错的字的呢!粳米是大米的一种,质地硬而有韧性,煮后粘性油性均大,柔软可口。
(ps.大米分为粳米、籼米和糯米三种。籼米,我国出产最多的一种稻米,以广东、湖南、四川等省为主要产区。米粒细长形或长椭圆形,长者长度在7毫米以上,蒸煮后出饭率高,粘性较小,米质较脆,油性大。常见的籼米有泰国香米。咱们这边吃的大米一般都是粳米)
蛤蜊
蛤蟆,蛤蜊,是不是突然有点傻傻分不清楚了呢?不知道有多少人念成há蜊,这个在青岛人口中是念成“gala”,但是根据权威的《词海》、《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等的标注,“蛤蜊”的正确读音应该是“gélí”。后面一个竟然是lí啊!有多少人跟我一样把gé读对了,却把蜊想当然的读成lì
荸荠
苏州话里的荸荠是byi,所以导致很多苏州人用普通话来说荸荠就有点为难了,还有念biqi的。(小8小时候一直以为它读bóqi,不要嘲笑我)
茨菰
也称茨菇,水八仙之一。在苏州,茨菰通常与肉搭配在一起做成茨菰红烧肉。现在茨菰已经上市啦。虽然它长得不美,但是也好吃啊。记得,是cígū不是cìgū哦。
豇豆
苏州话中习惯读成gāng豆,所以很多人都以为这个字就念gang了。反正小编是躺着也中枪了。“大叔,打一份豇豆肉丝!”“啥,钢豆?你别把牙磕喽!”
莼菜汆塘片
这是苏州的一道名菜。莼菜,又名水葵,春、秋两季应市,江苏太湖盛产。塘片,塘鳍鱼肉批成的片。切去鱼头、去除鱼刺,以鱼片和莼菜、火腿丝、猪油肉汤等食材做成汤菜,清隽味美。汆cuān是一种烹调方法,把食物放在开水里稍微一煮。
这里要注意!
区别“氽”与“汆”,看仔细,字形十分相似,不少人常将二字混淆,甚至有的人还不知道有氽这个字。其实,氽与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烹调方法。汆字读cuān,上半部是一个“入”字,下半部是一个“水”字。而氽读tǔn,炸的意思。
芫荽
看到这两个字,对不起,不认识。然而看这图片,这不就是香菜吗!为什么还要芫荽yánsui这么复杂的名啊!芫荽可是香菜的学名呢!下次出去吃饭,可以试试把“老板,多加香菜”改为“老板,多加芫荽”,看看老板是否知道芫荽yánsui是啥……你可以试试~
煠紫盖
煠,苏州话读“闸”,意思同炸;紫盖,是猪身上坐臀上的肉,做成长方形的薄片,趁热食用,酥、香、松、脆,特别适合夏天下饭。这是一道几乎失传的苏帮菜。
鳜鱼
如果这个词前面加上松鼠俩字,相信大多数的苏州人都不会念错的吧!松鼠鳜(guì)鱼可是苏州的一张美食名片。但是单看鳜鱼两字,也许就有人会要念成jué了吧。
牛丼饭
其实丼有两个发音,一个是jǐng,即井字的古字,其二念dǎn,即东西投到井里的声音。不过这个字的日文发音是中文的dòng,中文译作“盖饭”,其意是指以有盖的瓷碗来盛装米饭的料理。所以以后见到这个料理就直接说牛dòng饭好了。
大家自测结果怎么样呢,最后大家能读对几个呢,反正小编已经跪了。答对一半以上你绝对是吃货中的学神,学霸中的吃货!
全对的小伙伴请接收小编的膜拜!
小8个人有几个常年读不对的词,也是与吃的相关。
红烩(huì)味小8每次都读成kuài
烘焙(bèi)每次都念成hōngpéi
感觉自己这智商也是没谁了,被纠正了下次还是会读错。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
欢迎补充!
部分整理自网络
版权说明:
城市早8点发布内容标有“原创”的均为小8劳动成果,转载请务必注明“转自城市早8点”并附上我们的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需多少钱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需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