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刘上恭踏海逐浪捡蛤蜊

踏海逐浪捡蛤蜊

刘上恭

凌晨4点多,涨潮的涛声,一次次冲击着耳膜。门关得挺严的,可它还是从门缝里挤了进来。我不得不起身,打开阳台上的推拉门,朝海边望去。暗夜里,只见潮水已经涨到了接近海岸的地方。怎么有几个黑乎乎的人影站岸边?莫非是早起的游客?久立不动,海水已将他们包围了……

来海边旅游哪能不踏海逐浪捡蛤蜊啊?昨夜8点多钟,看到那么多人在沙滩上涌动,我也耐不住寂寞,下楼来到海边。海水退潮,大约退却了三四百米的样子。潮退人进,探海的人,也推进了三四百米。人们拿着手电筒,在浅水里寻觅,在沙滩上抠挖。“妈,我捡到一个!”“我抓到一个螃蟹,可惜让它跑了。”孩子们、年轻人欢快地叫喊声里,带着胜利的喜悦,含着得而复失的遗憾。看看他们一个个空荡荡的小桶、干瘪的塑料袋,并没有多少战利品,可快乐和趣味,却充盈在这寻寻觅觅中,跌宕在这有得有失的起伏中。受其影响,我也打开手机电筒寻找起来,听别人一声声幸福地喊叫,蛤蜊们却不光顾我的脚下。好,捡到一个,拿起来一看,竟是一片贝壳。又摸到一个,还是不完整的。它们脊背朝上,弄出假象,像与我捉迷藏似的。我涨了见识:那平铺的多是贝壳,就捡那圆圆的饱满的。果然捡到一个,又捡到一个。虽然它们小得可怜,可也是我的成果啊!就像爱因斯坦小时候打造的蹩脚小板凳,不好看,却是成功的开始!只要有耐心,有坚持,肯定会大有收获的,当然还得讲究方法。三个、四个,我终于捡到了七八个,还有一个挺大的,我有些欣喜若狂了,终于可以带回去炫耀一番,让小外孙高兴一下了。生活是大有兴趣的,带回去果然让他们高兴了一阵子。

欣赏着捡来的蛤蜊,我忍不住从居住的青岛西海岸25层的酒店高楼上,俯瞰夜的海滩。沙滩上仍是一片星星点点的灯火。虽然是手电筒的微光,在高空看来,却蔚为壮观,像灯的河流,像星的世界,在闪烁,在眨眼,在移动。夜深了,那些不知疲倦的、热爱生活的人们,还在寻觅快乐。我不禁想起了白天,人们挽着裤腿,赤着脚丫,在沙滩上行走,有意踩着冲向海滩的海水,感受海水的清凉和沙滩的松软。突然,一波大浪涌来,躲闪不及,溅湿了衣服的人们惊讶地大叫。海水像个顽皮的孩子,突然又缩了回去,一会儿,一波又一波地涌来,就这样来来回回,不知疲倦地冲击着海滩,吻着人们的脚丫。听那不同的方言,就知道来自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前些日子去安徽亳州采风,导游就告诉我,我们这里没有山没有海,每天都有四五辆大车,去你们山东看大海去了。我想,这捡拾蛤蜊的游客中,或许也有亳州的游客吧。

此时,我已没有睡意,看了会儿书,上了会儿网。时而到阳台上望望大海。涛声阵阵,晨雾从海上弥漫而来,岸上的一切若隐若现,似海市蜃楼一般。

大约七八点,海水退潮了,我又来到沙滩,凌晨4点的疑团解开了:原来那几个黑乎乎的人形,是水泥立柱,上写“禁止下海游泳”的警示语。它不舍昼夜,任潮涨潮落,时刻提醒人们绷紧安全的弦!

生活在海边的人,行走沙滩,捡捡蛤蜊,似乎是家常便饭,不足为奇,可对于久居内地,远离大海的人们来说,踏海逐浪,踩沙嬉水,捡一个饱满的蛤蜊、寻一枚漂亮的贝壳、觅一块五彩的卵石,收获的何止是惊喜,可能还有浪漫和梦想!

作者简介:刘上恭,山东教育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从事过教师、记者、编辑等工作。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有多篇作品发表和获奖。

——精彩回顾——

刘上恭:相遇在滹沱河畔(外一首)我手写我心,遇见即是欢喜主编:飒飒(忽文静)赵洪伟原创首发散文、诗歌、小说。发稿者加赞赏作者七平台三,十元内不返还。

投稿邮箱:hongluoshansy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lizx.com/gltz/96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