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时节,注意养生

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进入寒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从深秋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寒露节气之后,我们可以看见天空中的鸿雁成群结队南迁,它们时而排成一字形,时而排成人字形。

寒露·三候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天气进入深秋,寒气开始逼人,雀鸟们都躲藏起来,而海边出现了很多蛤蜊,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相似,所以古人以为蛤蜊是雀鸟变成的。

寒露·三候

三候菊有黄华:说的是寒露将要谢幕时,漫山遍野的菊花彷佛约好似的,一夜之间凌寒怒放,给肃杀凄凉的深秋涂抹上了一丝勃然生机。

寒露·习俗

登高

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节气的习俗。登高寓意“步步高升”“高寿”。

观红叶

寒露时节,秋风飒飒,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漫步在通幽曲径上望山坡,便会看到一簇簇、一片片红叶。

秋钓边

因寒露时节,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所以有“秋钓边”之说。

寒露.饮食

在秋天里,“秋燥”很容易伤人,在饮食调理上要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物,既生津止渴、润肺清心,又利肠解毒、调整血压、静心安神。

一、朝盐晚蜜

养生专家提出,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就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还可以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因此,当秋天来临之际,最好“晨饮淡盐水、晚喝蜂蜜水”。

二、养阴防燥

寒露后,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所说的“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寒露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凉燥”,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

在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水果有梨、提子、荸荠、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莲藕、银耳等,以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

寒露.养生

谨慎喝凉茶

进入秋季由于天气干燥,一些忙碌的上班族可能会出现口舌干燥、牙龈肿痛等上火的症状,这时候千万别盲目喝凉茶想要降火。寒露时节,上火往往是因为气阴两虚或者气不化阴,盲目喝凉茶可能会加重秋燥,耗气伤阴。

穿着别露脚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因此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以防“寒从足生”。建议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早睡不熬夜

中医认为,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利养阴,因为睡眠不足容易损耗阴血。因此,睡好觉、避免熬夜要常记心头。寒露起居原则是早起早睡,早起能顺应阳气舒张,早睡有利阴精收藏。

寒露可以适量运动,运动锻炼可以强健体魄,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赶走秋乏,但如果运动强度太大,反而会加重人体的疲惫感。在寒露时节,由于秋高气爽,应该做一些贴近大自然的舒缓运动,如快步走、爬山等,既能收敛心神看,也可达到锻炼的目的。

亲爱的朋友们,寒露时节,一定要注意养生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lizx.com/glzf/93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