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吃的人都知道
吃海鲜要跟着季节走
那么……
你知道连江各种海鲜的最佳食用季节吗?
一月:八爪鱼
葱爆八爪鱼
八爪鱼,又叫章鱼,它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锌、硒等营养成分,还富含牛黄酸,章鱼中的牛磺酸含量比一般的肉类高很多,能抗疲劳、降血压及软化血管等,适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栓等病症。
八爪鱼的吃法众多,有原汁八爪鱼、酱爆八爪鱼、葱炒八爪鱼、八爪鱼炒韭菜、八爪鱼刺身、小葱拌八爪鱼等等制作方法。
二月:海虹
海虹
海虹也叫淡菜、青口贝,连江人叫它壳菜,是我国重要经济贝类之一。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本草纲目》中记载海虹有治疗虚劳伤惫、精血衰少、吐血久痢、肠鸣腰痛等功能。
海虹可以汆汤,也可做菜。因为海虹可浓缩金属铬、铅等有害物质,所以污染的海虹不能食用。
三月:香螺
香螺
香螺是海螺的一种,其螺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蛋白质、铁和钙,对目赤、黄疸、脚气、痔疮等疾病有食疗作用。
螺肉可爆、炒、烧、汆汤、打卤、或水煮后佐以姜、醋、酱油食用。值得注意的是,食用螺类应烧煮10分钟以上,以防止病菌和寄生虫感染。
四月:虾姑
虾姑
虾姑,皮皮虾、琵琶虾、虾爬子,是营养丰富、汁鲜肉嫩的海珍品。由于每年的4—6月是皮皮虾的产卵季节,经过一整个秋冬的能量蓄积,此时的皮皮虾肉质饱满,雄虾肥壮、雌虾膏美,是食用虾蛄最好的季节。而过了六月,皮皮虾完了卵,再想吃到肥美的皮皮虾恐怕要等到十月末小虾长大了,那时的虾蛄个头不及春季,肉质也不如产季的肥美。
五月:蛤蜊
蛤蜊
蛤蜊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铁、钙、磷、碘、维生素、氨基酸和牛磺酸等多种成分,是一种低热能、高蛋白,能防治中老年人慢性病的理想食品。
从市场买回家的蛤蜊需要放在盐水里养一会,因为蛤蜊是海生的,没有海水环境反而容易死掉!
六月:黄花鱼
黄花鱼
在夏季适宜吃的鱼中,黄花鱼营养丰富,新鲜的鱼肉中蛋白质以及钙、磷、铁、碘等无机盐含量都很高,而且鱼肉组织柔软,易于消化吸收。由于黄花鱼的肉呈蒜瓣状,其中没有碎刺,最适合老人、儿童和久病体弱者食用。
七月:龙头鱼
龙头鱼
龙头鱼是夏季海鲜市场上的常客。龙头鱼,也叫豆腐鱼、虾潺、软骨鱼,身体乳白色,肉质很嫩,蛋白含量和钙含量高。一年中很多时候都能在市场上买到龙头鱼,农历七月的龙头鱼,数量多,价格低,也新鲜。
福建地区有种比较特别的海鲜做法,叫“酱油水”。当地特产的龙头鱼搭配这种酱油水的做法尤其地原汁原味,非常鲜美。在很大程度上能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营养价值也保存得比较好。
八月:海虾
海虾
虾肉质鲜嫩味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虾肉含蛋白质20.6克,脂肪0.7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系高蛋白营养水产品。而且吃法多样,不管是清蒸、红烧、油炸还是熬汤,都有各自的美味。
九月:带鱼
带鱼
带鱼又名刀鱼、白带鱼、海刀鱼等,在我国的黄海、东海以及渤海一直到南海等海域都有分布,而且数量可观。。
带鱼腥气较重,宜红烧,糖醋,不适合清蒸。可以选用白酒去腥,味道比料酒要好。要挑选新鲜的带鱼,当带鱼表面发黄,就说明不新鲜了,不应食用。
九月——十一月:梭子蟹
梭子蟹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每年的9至11月正是吃螃蟹的好季节。
老渔民常说,天越冷,梭子蟹膏越肥。这是因为吃梭子蟹,也要讲究月份时节。所谓9月吃公蟹,贵在味美,肉质细嫩。这个时候,还是公蟹好吃。吃公蟹,主要是吃蟹黄,新鲜梭子蟹煮熟了,蟹肉可以一丝丝撕开来,吃在嘴里除了鲜味,还有一股弹性,带上一口蟹黄,满口都是醇香鲜美。如果喜欢吃蟹膏,那就要等到天气再冷一些,那时候的母蟹长膏,11月后膏黄满壳的梭子蟹开始多起来,那时候梭子蟹脂膏成块,肉质肥满,是另外一种风味。
梭子蟹的吃法多样:梭子蟹炒年糕、清蒸梭子蟹、香蒸豆腐蟹、红烧梭子蟹、姜葱炒梭子蟹等等。
十二月:海蛎
海蛎子
海蛎子,别名牡蛎、生蚝,其肉嫩味鲜,营养丰富,有“海中牛奶”之美誉。每年12月到3月正好是海蛎子上市的时候,这时候的海蛎子也最为美味。
海蛎子的做法有很多,生吃、清蒸、凉拌、煎鸡蛋、炒菜、碳烤、做汤都没问题!
来源:今日头条家的味道
广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