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商业二熊猫为什么需要道歉

白癜风为何复发 http://m.39.net/pf/a_4346590.html

1

开源节流的熊大家好,我是死磕营销的莱斯。专题《大自然的商业逻辑》改名《动物商业》,这是本专题的第二篇。每一种生物要活下来,一定要选择适合它自身潜能,并且环境的资源匹配这个潜能的生存策略。就跟企业一样,我们昨天说初创企业应该学习寄生虫生存策略,今天我们来说说大公司应该怎么杜绝大公司病。体量特别大的公司看似谁都没办法撼动,但大公司要生存就需要不断的摄入资源,这跟大自然中的一种动物--熊很像。熊的体型很大,好像谁都不敢惹他。但同时因为它体型大,就必须摄取大量的能量,才能活下来。我们看自然界中体型比较大的动物,比如大象、食草的恐龙都把自己放在食物链的底端,道理很简单,自己每天要吃很多东西,嘴就不能叼,乖乖吃草,天天大鱼大肉竞争对手太多了。熊不单嘴不挑,还有很多好习惯,让他们得以繁衍至今,这些生态位的选择方法很值得企业学习和借鉴。不挑食

熊是杂食动物,几乎什么都吃,首先熊吃肉,地上没肉上树吃水果,干果,树上没有水果就把蜜蜂窝捅下来吃蜂蜜。地上树上都没有东西吃,它还可以吃水里的鱼,我们在大马哈鱼不是马大哈鱼这篇文章里面说过,在大马哈鱼洄游的季节,很多熊会站在大马哈鱼洄游的最后一站--瀑布那里张大着嘴巴,等大马哈鱼跳龙门的时候就直接跳到熊嘴巴里去。除了吃鱼,熊还能吃蛤蜊,能把地下30-40cm的蛤蜊挖出来吃,再不济熊就会选择吃草。

十八般武艺

熊能跑步,游泳,手还很灵巧,嗅觉灵敏,并且能直立行走!

熊之所以能挖到地下30多厘米的蛤蜊,是因为嗅觉很强大,我们经常说狗鼻子,说明狗的鼻子很灵敏,但狗的祖先狼比狗更灵敏,而熊比狼还灵敏。挖出来的蛤蜊熊能非常灵巧的掰开,然后用大舌头舔干净里面的蛤蜊肉。在地上、河里、树上都没有食物的时候,熊还能游到不远的岛上找东西吃。熊能直立,所以才能摘果子跟偷蜂蜜,它们急起来还能直立奔跑,如果在森林里面,你看到一个巨大的黑影朝你跑过来,那可能不是人而是熊。

冬眠

如果食物充足,许多熊不会冬眠,反而会整个冬天都在狩猎。当食物不多时,熊就会躲在洞中过冬。小型哺乳类动物在冬眠时体温会急速下降,但熊的体温只会下降约4度,心跳速率会减缓75%。一旦熊开始冬眠后,它的能量来源就从饮食转换为体内储存的脂肪。

由于有这样开源节流的生存策略,熊这个物种能被很好的保存下来。然而熊的另外一个分支,就是大熊猫,它在演化(我没用进化这个词,准确来说是退化)过程中变得原来越不靠谱,越来越不像熊。

2

坐吃山空的熊猫

“竹子开花,咪咪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星星,星星多美丽,每天的早餐在哪里”

歌曲《熊猫咪咪》。

这首歌你有听过吗?这是一首义演的时候唱的歌。年,岷山科考队在一片开了花的竹海里一次性发现具熊猫尸体,有33头经抢救无效,一共只熊猫因为竹子开花而死去。

为什么竹子开花熊猫就会饿死?一片竹林都是从一颗母竹长出来的,母竹的根在地底下疯狂生长,根露出地面就开始发芽长出“新竹子”,这些竹子的寿命和母竹一样。竹子一生只开一次花,结一次果,开完花结完果竹子就会死去,由于所有的竹子都是从这颗母竹长出来的,所以母竹开花,所有的竹子都会开花,这意味着正片竹林会大面积集体死亡。这是这些熊猫死亡的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熊猫为什么不吃别的?

迁徙

两千多万年前,由于气候突变,有一些熊可能因为怕冷南迁,走到了中国的秦岭一带,就是我们中国的南北分界线,气候既像南方又像北方。那里的纬度比较高,却生长着低纬度的植物--竹子。

我想这批熊一来到这片竹海,如果会跳舞它们应该会集体扭起秧歌,因为再也不用找食物了,有吃不完的竹子,今天吃了明天还会长出来,这边开花了那边会冒新芽。于是这批熊开始过上纸醉金迷的生活,再也不是我们前面说到的懂开源节流的熊宝宝了。

因为有吃不完的竹子,它们就开始只吃竹子,其他太麻烦了,摘果子闪腰,偷蜂蜜怕蛰,抓鱼水太凉。

其次冬天也有竹子吃,它们就不冬眠了。

懒熊就是熊猫

有三个数字可以概括熊猫的生活:16、17、18.

16:熊猫每天要花16小时的时间吃竹子,所以除了睡觉,就是吃吃吃,由于一直吃,它们的腮帮子就变得很发达,脸原来越圆,变得越来越像猫而不是熊。瓜子脸变成小胖子脸。

17:因为竹子的营养成分很低,熊猫吃进去的竹子只有17%能真正被吸收。

18:于是熊猫只好大量的吃竹子,一直成年的熊猫每天要吃18公斤的竹子。

而且并不是所以竹子熊猫都吃,宁可饿死它也只吃伞竹和箭竹,这种动物除了封为国宝放到人类身边宠着也是没有别的办法。

性冷淡大熊猫

沈鸿飞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大熊猫看小电影》,熊猫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吃,导致熊猫完全丧失了性欲。为了提高它们的交配欲望,就给它们放以前拍下来的熊猫交配的小电影。因为已经很娇贵,很难养,再不要小孩,真的要灭绝了。

3

一切福音都是诅咒

大熊猫让熊颜面尽失。熊这种原本非常强悍的生存能力和非常具有应对性的生存策略在熊猫身上逐渐退化。熊可以像大象一样笨重还可以像狐狸一样灵活,可以说是一种刚性和柔性非常好的结合在一起的动物。熊是一家大企业却没有大企业病,在复杂的环境里头灵活多变。

大熊猫获得一个表面上好像很稳定的生存环境,实际上只是一个大周期,一个窗口期,一个蓝海期,当竹子开花,新竹子和老竹子青黄不接的时候就是灭顶之灾到来的时候。

一件事情,一种资源,表面上看似福音,但是这种资源也会暗中绑架,让你悄悄形成路径依赖,路径一旦改变和崩塌时,局面一下子就会陷入危机。企业的战略不能缺乏弹性,一些垄断企业,好像谁也进不到你的地盘,但是在这样天堂般的环境里头,你是在接受一种无痛截肢的手术,你感受不到这种痛苦相反还会很安逸,当你没手没脚的时候,一切都晚了。警惕自己的公司沦落为熊猫型企业。

“一切福音都是诅咒”--弗里德曼

“你喜出望外的时候,接下来等着你的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洛克菲尔

                                                          大自然的商业逻辑(一):微软、谷歌与寄生虫                                                                                            动物智能:这些动物都成精了                                                                                            大马哈鱼不是马大哈鱼                                                                                            马狗羊都具备的同理心到底是什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lizx.com/glzl/53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