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宋)释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
安德烈·纪德在《人间食粮》中曾说:“我生活在妙不可言的等待中,等待随便哪种未来。"于是我们在最舒适美妙的秋季里等来了立冬。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阳历的11月7日或8日,太阳行至黄经度,便是立冬的时候了。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者,终也,万物收藏也,动物藏身规避寒冷,经过秋收的人们也已将收获收藏入库了。
立冬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如果生活在北方,你会在某天清晨惊喜地发现湖面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而日子再长些,黄土会变成非常坚硬的泥土块。再到第三侯,那时正是蛤蜊大量繁殖的季节,蛤蜊的花纹和雉的羽毛相似,总闪着五彩的光芒,如同闪耀的光辉一样,让古时候的人们格外的喜欢,于是就有了“雉入大水为蜃”,认为雉跑到水里变成了蜃。立冬是进补的最佳时期,民间素有“立冬补一冬”的说法。
在低气温的冬天,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的热量,就要增加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以产生更多的能量,适应机体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同时,也要多吃蔬菜,适当增加动物内脏、瘦肉类、鱼类、蛋类等食品,还可多吃鸡、羊肉、桂圆、木耳等食品,这些食品不但味道鲜美,而且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能补充因冬季寒冷而消耗的热量,还能益气养血补虚,对身体虚弱的人尤为适宜。还可酌情选择沙参、玉竹、百合、无花果、银耳、枸杞、甲鱼、罗汉果等养阴的食物煲汤或炖煮。水为阴气之源。因此,冬季宜多喝温水,养阴的同时还可以润燥。
此外,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切不可盲目“进补”。起居调养上,应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衣着不能过薄也不能太厚,这样才有利于潜藏阳气,蓄积阴精。人体阳气好比天上的阳,赐予自然界光明与温暖,失去它万物无法生存。同样,人体如果没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立冬过后,寒意渐渐,但只要听起张国荣的歌“冬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天空多灰,我们亦放亮”,心里就会暖暖的。冬天真的很适合拥抱,呼吸之间,用微小温柔抵御外间的寒冷。▼出品人|主编:刘洺艺术指导:陈铿市场:Leon责编:紫君图片来源于网络本公众账号发布之所有内容版权均归生活美学机构所有转载请联系授权欢迎转发朋友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