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组推荐
我爱门前的清水塘
龙游县实验小学五(6)班
作者:方家豪
指导教师:王莉春
门前的清水塘啊,
我是多么爱你。
清清的河水,
整齐的树木,
扑鼻的花香,
悦耳的鸟鸣,
四季变换的风景,
让我心驰神往。
清晨的阳光下,
漫步在你的身边,
听潺潺的流水声,
看游水嬉戏的小鸭,
烟囱里已冒出袅袅的热气和炊烟,
勤劳的农家妈妈已开始张罗早餐;
耕作的农民伯伯已扛起犁耙,
好一片农家乐土。
门前的清水塘啊,
一年前你可不是现在的模样。
河底的淤泥,
阻碍了你的前行,
岸边丛生的杂草,
赶走了嬉戏的小鸭,
浑浊的河水、发臭的小塘,
从你身边走过也不禁掩鼻。
“清千塘美百河”,
五水共治,
使你换了新模样。
河道的清淤,
志愿者在岸边种上了各式的树木,
我可爱的门前小塘,
你换上了新装。
新衣裳披上了身,
鱼儿、鸟儿在此欢唱。
我爱门前的清水塘,
我爱党的政策照四方,
我爱小塘变了新模样。
老师评语:本文采用诗歌的体裁,语言简单,却又自然流畅。诗歌结尾一句“我爱党的政策照四方”升华了主题,歌颂赞扬了乡村的美好变化离不开我们党的正确指导。
初中组推荐
青山绿水不是梦
柯城区书院中学七年级(5班)
作者:郑欣琳、郑雨婷、徐蕾
指导老师:占志琴
浙江是著名水乡,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身边水质恶化也越来越明显。从儿时的碧水潺潺到近几来年的变质腐臭,其中的原因就让我们通过不同的视角来看看吧。
孩童、蛤蜊、浪花,他们眼中的五水共治是这样的……
孩童眼中的五水共治
我喜欢与伙伴在公园旁的湖边玩耍,那湖水清澈见底,每每看见那般干净的湖水总会让我心旷神怡,那湖水与故事中仙人降临的地方无异。不知怎么的,那干净的湖水日渐浑浊,有时还散发着恶臭,让人都避而远之。不仅是这一个湖的变质,许多水源都逐渐恶化。我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呢?后来,我从妈妈的口中得知,原来是因为工厂里的污水与废水的乱排放,行人乱扔各种垃圾,以及种种原因造成的。就连我们衢州的母亲河衢江也难逃厄运,在几年前衢江因为以上原因水质产生轻微恶化,不得不开始进行小规模的治理。如此这般对待我们的生命之源——水,是否体现了我们的珍惜与道德是不足呢?这是个众人皆知的问题。所以,就让我们通过五水共治来弥补与改善吧!
蛤蜊眼中的五水共治
我,是一只蛤蜊,一只很普通,但却有着自己执念的蛤蜊。我叫小水,自幼就随着我们一大家族居住在衢州境内的一条小河里。生活过得很平常,直到六个月前,那一场突如其来的污流让我们一大家族,死的死,伤的伤。我凭着自己的执念,硬是把妹妹从这场灾难中救了出来,不幸的是,其余的亲人在这场灾难中于我们失散,下落不明。我带着妹妹沿着河岸日夜兼程的跑,迫切的想找到一个出水口,逃离这片河域。终于,老天不负有心人,找到了一个极小的排水口,那时已几近黄昏,我们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我们顺着管口,爬到沿壁上,向尽头爬去。不知过了多久,只听得见虫鸣声,我猜夜已经深了吧,突然一股恶臭袭上我的心头,我猜想是工业污水,因为我闻到了重金属的味道。我抓着妹妹,躲在了一块长满青苔的石头后面,可见这工业排放污水的时间不是一朝一夕的了,我一边在讪讪地骂到这些可恨的人,一边想着对策。突然一道强光照进水管,接着水流就渐渐停了。原来是五水共治工程的进行,工业污水被严禁排放了,我和妹妹回到了以前的家园,那儿正在进行河道改造,完完全全截断了污水排放的道路。一段时间后听邻居们说我们那边的河水已经完全整治好了,听到这个消息我毅然决然的带着妹妹离开了如今住的村落,回到了我们之前的家园。一番周折后,我们回到了家,人们吹着“五水共治”的号角,果然是不同凡响。河道更为清澈,下游处也多了好几节斜坡,防止死水形成,污染河水水质。周边的绿植也更为宜人,看了十分清爽……
人类啊,你们知不知道啊,水资源对大家多么重要啊!听说你们执行了五水共治工程,真是感到非常高兴,你们终于懂得保护我们的家园了!
世上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美化家园,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吧!
老师评语:从孩童和蛤蜊两个角度讲述了五水共治带来的变化,并且以此呼吁人们加入到五水共治的队伍中去。角度独特,想象合理。
高中组推荐
水何为源
龙游中学高一(14)班
作者:毛夏楠
指导老师:刘彦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唯见青松在”,卢先生的词句携着眼前的景一同窜入我的脑海,我一个激灵才从自己的思绪中脱离出来,难以置信地眨着眼睛,口中不自主地呢喃着:“这……这池塘这么变成这样了?”眼前的池塘哪里还有昔日澄澈明净的样子,俨然就是一个积着淤泥的臭水坑。
我记得,以前总是和一群伙伴奔到池塘边,提着裙角淌入水中,脚尖触及的是冰凉的池水,圆润的石头,拇指大的游鱼,还有,弥漫在空气中的欢声笑语。凌于池水之上的是一块巨石砌在石壁上,活水顺着石头倾泻而下。小时候还不能体会自然的妙处,只知道这是极佳的游戏场所。现在,想着要故地重游追寻童年,不曾想,这池塘的景早已随着时光消逝了。枯败、颓废,这样的景象引得我的十分沮丧。
通过外公的话我了解到,这池塘的衰败是有原因的。几年前,池塘的附近有人养猪,污水未经处理便外排从而污染了周边的水域,这个小池也未能幸免于难,久而久之就成了今天这副模样。我仿佛可以感受到小池的痛苦,鱼儿的绝望,这样的行径无异于扼杀幼小的生灵毁灭它们世代生存的家园!更令人心寒的是,这样的事例简直数不胜数:因主要水源松花江遭上游化学品污染,黑龙江省省会城市哈尔滨停止供应自来水;中国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一河水一夜之间变红,被网友们称为“红河”,随后不久,温州水头又现“黄河”河水如生锈一般……这些鲜活的例子将水污染的严重性毫不掩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中国的水源污染已处于相当严重的局面,即便投入如此巨资,可能也无法扭转过去几十年水污染和过度使用所带来的破坏。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无法掩饰的客观事实。但是在我看来,水资源危机固然可怕,而人们无谓的态度才是灾难的根源!许多人甚至根本没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依旧我行我素,简直是社会之殇!“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们的眼泪”,这并非无知者的诳语,而是智者的预言。
重游故乡,未能找寻到往昔的景色,却使我的心绪波涛汹涌。试想,如果我们不扼制水源的破坏,五十年、一百年、两百年……我们的后代子孙将难以想象曾经的碧水青山。“水源”二字何来?水,生命之源。
老师评语:说理得当,在水污染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只有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才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五水共治”中来。才能重见昔日荷塘。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