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科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好了,知道你是都市白领,好容易有个年假出去浪,欧洲六国游,东北十日游(别问我为什么要去东北浪十天有什么好浪的这不重要好嘛)反正沦落到最后,在异国他乡的深夜街头,你说你不想整一碗多海椒多醋多大头菜颗颗的酸辣粉儿鬼都不信。
这是乡愁。
说起来是会带一点伤感的。这种伤感是指哪怕是一个四海为家从不泊岸的浪子,也总有拔剑四顾心茫然那一瞬间。身处异乡,难免彷徨,最能抚慰人心的,莫过于家乡一碗吃食。所幸总有一些致力于还原家乡风味的餐店,仿佛还披着首尔的雪,沾着奈良的落樱,裹着垦丁的海风,从一蔬一果,唤醒食物与风土的温暖回忆,就这么伫立在了成都的宽街窄巷,和这个善意包容的城市融为一体。
蔡澜先生旅行必逛当地菜市,吃路边小摊。而我们拜访这样的餐店,虽只是一餐饭的辰光,却因其原汁原味,足以贴近原住民的寻常生活,领略异乡之美。
「古早」,是指古味,浓厚的古早味是台湾菜的标签。旧时窘困,台湾人常对食材只作简单调味,这种朴素的料理手法却影响至今,现在的台菜在代代传承的制作手法基础上,挑选更为精细的食材,增加更为严苛的细节,多元融合,此为「新知」。这便是台食铺一以贯之的“台湾古早新知味”。
上次朋友聚会,一位老饕点单,根据客家菜、夜市档、海之味按图索骥,众位吃得志得意满,扶墙而出。
①.三杯鸡
台湾最具代表性的啤酒屋料理,一杯甜米酒,一杯黑麻油,一杯台湾酱油,和土鸡块用小火慢煨,鸡块在酱汁里充分软烂直至焦香,瓮煲收汁,发出大张旗鼓的啫啫之声,最后酱汁悉数满裹鸡肉,混合浓郁的九层塔,酱香回甜,外加一只红椒带来隐约辣气,吃起来口感丰富。
②.姜丝大肠
最传统的客家菜。大肠取中段,和苗粟盛产的上等嫩姜配在一起,嫩姜切丝讲究章法,不能带毛边,切好后迅速用冷水泡住,才能保持色白质嫩,点睛之笔是用台湾工研醋沿着锅边洒上一圈。夹一筷有嚼劲的大肠,捎带几缕脆生姜丝,塞一口白饭,醋的酸爽滋味悄悄占据上风,妙不可言。
③.客家咸猪肉
一碟客家咸猪肉可追溯至郑芝龙大航海时代,因易保存,那时皆携带咸猪肉上船作为口粮。猪肉仅用很少的胡椒和粗盐腌渍,经过石板炙烤,激发出天然滋味,而解腻的醋汁碟里切有大颗蒜粒,原住民的粗放质朴风情扑面而来。
①.炸豆腐
台湾夜市摊一霸其实应该是臭豆腐,老板考虑到这对于工作日的各位来讲难免太重口味,所以改成了普通豆腐。
说起来我最喜欢这四四方方摞起来的炸豆腐。嫩豆腐裹上面包粉,先温火炸至熟透,再放入快速瓦斯锅高火力复炸,最后得到一层金黄酥脆的表皮,内里却保持水润柔嫩,在台湾这又称作“老皮嫩肉”。蘸料分小米辣配蒜汁,以及台湾本土辣酱配竹姜末两种,随意搭配,都不喧宾夺主,反而更衬托出手工豆腐本身醇厚的豆香。
爽口清甜的一碟子泡菜是不能缺席的配角,两者交替入口,根本停不下来。
②.盐酥鸡
这道盐酥鸡炸皮酥脆,幼嫩多汁,配上一起鲜炸的九层塔入口,有士林夜市的味道。盐酥鸡在台湾的地位相当之高,在传统祭祀,大拜拜时,常会制作一只巨大的盐酥鸡呢。
①.风味蚵仔酥
新鲜蚵仔是海洋的馈赠,而作为炸衣的地瓜粉是土壤孕育,为增加胶黏口感,同时有加番薯粉,一口下去,吃得到海域的味道。难怪在《环球视野》一千种食物中蚵仔酥被评为最能代表台湾,展示台湾岛精华的小吃。
②.蛤蜊丝瓜
这个季节的丝瓜碧皮雪芯,在汤汁里片片浮沉,蛤肉肥美,如莲花盛开,毋需浓墨重彩,汤汁已然鲜掉眉毛。
③.砂锅鱼头煲
每日限量的煲,揭开锅盖那瞬间,像揭开一场节目庆典的幕布,咕嘟咕嘟,急促的配乐燃烧起来。友人慨叹:人生应该活得像这道砂锅鱼头煲一样有料才是啊!
澎湖湾的花枝,洗净打浆反复摔打,最后的花枝丸弹牙到什么程度呢,哎呀,仿佛不紧紧咬住就会反弹回来。沙茶汤底,里头汇入四种菇类,连同玉米番茄芋头。玉米鲜甜,番茄微酸,经过五六个小时的焖锅炖煮,蔬菜的滋味得以完全释放。豆腐、腐竹、鲜虾、蛤蜊、中卷、鱼头、菠菜,所有的食材吸饱汤汁,大放华彩。
说实话,这是在成都第一次吃到“我讲古早味可并不是讲着玩玩呦”的道地台菜,台湾老板王家璘先生对于食材的讲究和挑剔,客家味的坚守和保有,置身这样的店,食客会觉得,这真是需要郑重对待的一餐饭。这“郑重”二字,当下能担当的食店已然不多。
店里的投影仪今天放侯孝贤《风柜来的人》。远空暗云一两叠,沙滩上灰条条浮移的三个青年身影,潮岸不知伸向何方。而小银幕下的一桌台湾客人仿佛就恰好置身于台南潮湿腥咸的海风里。
┃地址电话┃
天府四街银泰城4F
-
悠游招牌真的蛮小。科华店是一方嵌入式灯箱,紫荆店只挂块木牌,素白半帘上一株樱花而已,可这家居酒屋一开就是十年。闷不吭声的一家店背后同样应该有个闷不吭声的老板。她不知道成都现在已经开了多少家日料,更不知道别家有些什么菜式,我们谈论起来,她基本是一脸懵外加“哈(há)?……”
哪有空去搭理这些呢,每天在厨房埋头研究研究料理,和日本友人聚聚会时间就差不多了。在北海道游历时,吃到黄油土豆,于是悠游有了与众不同的土豆泥谜之调味;在镰仓小馆邂逅冷荞面的独特口感,也鼓捣回来搬上自己食店的餐桌;而鲜蔬沙拉中“跟别家就是有点儿不一样”的清爽酱汁则是成都的日本太太团出谋划策的结果。
刺身拼盘里头白金枪,三文鱼,北极贝永居主位。如果说够鲜活的食材是华章,那也得优秀刀工来演绎。两者双剑合璧,才能让食客味蕾乖乖投降。鱼片冰冰凉凉一口下去,感觉吃到了当天的新鲜和师傅十几年的手艺。
天妇罗拼盘里无论是鲜虾,冬菇,茄子,红薯,紫苏叶,都覆上松软炸衣,配椒盐调味或是橙醋,别有风味;
串烧拼盘,大只冬菇肉头厚实,牛舌烤至外焦里嫩,京葱鸡肉二者本就是绝配组合,喷香鸡油渗进微焦葱卷的口感妙不可言;
一口呷哺呷哺牛肉火锅,用昆布和木鱼花吊出汤底,味淋增加甜味,上好牛肉和当季蔬菜涮烫过后,蘸取日本酱油和蒜汁七味粉下肚,温暖得一塌糊涂。
为什么老讲拼盘?拼盘专治选择强迫症嘛,谁还没个喜欢吃“随便”的朋友呢。
三三两两的日本客人,话着家常,吃着家常,有丰田汽车的同事聚会,排遣着在异乡工作的压力;有一家三口围坐时光,夫妇二人不紧不慢地嚼着串烧配清酒,吃完鳗鱼丼的小孩子在旁边写作业;还有上了年纪的老者,谦恭地说“不好意思”,然后到吧台熟练地自取芥末酱。
用老板娘的话说「是的,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呐,就是日本家庭的传统风味,却是很多异乡人的灵魂归宿。
┃地址电话┃
科华店:科华北路60号SOHO沸城2楼#
-
紫荆大世界店:紫竹北街85号大世界商业广场1栋1楼#
-
能称之为“食堂”的,一要人多得打拥堂,二要量大实惠性价比,三要对周边人群有极高黏合度。兰韩当之无愧。特别是科华店,午市晚市皆是排队模式,基本算韩国人的根据地了。
这里的酱料和加工罐头都从韩国空运,最大限度地保持原乡风味,既有大酱汤、部队锅、冷面、辛拉面、烤五花、煎饼这样的正统韩食,又有和首尔同步的各种韩西结合的新潮菜式,比如木鱼花饼、芝士肋排、芝士火焰鸡、沙拉墨鱼卷。直接笼络各种年龄段的韩国人群,老年人吃出滋味,青年人吃得欢型。
炒年糕是韩国的国民小吃,最早的年糕只用酱油作伴,后来逐渐演变为加入酱油、辣椒酱、蔬菜等一起制作的秘酱。看似简简单单,实则考究功夫,年糕要炒得软糯不散烂到刚好能充分吸饱汤汁,酱料要厚重不腻。兰韩还在上面铺有芝麻、海苔碎、蛋皮丝,一大盘吃将下去,口感丰富,也有极大饱腹感。
吃惯了荞麦冷面,来份韩式炸酱面也不赖。灵魂之「酱」完全不同于我们这边,叫「春酱」。猪肉末、洋葱碎伴着春酱炒,然后加入藕粉搅拌粘稠,浇在面条上。吃的时候,将面和酱大力搅拌均匀,让酱料充分黏到每根面条上,香味随着热气会陡然扩散开来。
与之相关还有个小传统,炸酱面可是韩国每年4月14日的黑色情人节必不可少的料理哦。在白色情人节过后两个月,仍然没有找到爱人的家伙们,会穿上黑色的衣服一边吃着黑色炸酱面一边互相安慰。嘴里感受着美味,心里却异常心酸呢。
满满的马苏里拉芝士在铸铁锅中缓慢融化,趁热拉丝裹上肋排,热量很高,给人带来的能量也很高。不开心的时候,基本是芝士救世界。肉食主义者不可错过,撕开排骨肉和芝士,一起在嘴里大啖的快感,什么不开心都飞到九霄云外。
分格里有甜不辣萝卜条,甜玉米,蛋羹,辣酱,青豆。吃一根就被打晕的客人,得靠分格小菜来拉回神智。
传统烤五花最重要的一是肉质,必须正经八百五花肉,一层肥线一层瘦,烤到微焦内嫩;二是辣酱功夫,从韩国空运而来的道地滋味不用多说;第三是很多餐厅忽略的:生菜要精挑细选,翠生生、水灵灵,一点儿不能蔫,咬起来是高分贝的咔嚓咔嚓,才能打满分。
现在凡一个月内持韩国签出签证记录到店消费,还享多款菜品特价。签证1次以上,石锅拌饭、面食系列9元任吃,累计到5次以上,拌饭面食皆免费。当然,如果拥有朝鲜签证,恭喜你,知道宝宝心里有苦,兰韩随意敞吃。
吃完赠送的一碗南瓜粥,惊讶地发现里头还有小圆子,绵密细滑,再看下每日换新的免费小菜,辣白菜、萝卜块、兔丁,花生米,味道一点也不含糊。慨叹老板也算江湖儿女,性情中人。
┃地址电话┃
科华店:科华街5#附5#(拾光甜品二楼)
-
盐市口店:青石桥北街44号米瑞购物广场5F
-
...END...
原创文字,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