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凛冽的时节,海面吹着冷清的风,此时大山深处的食物已经进入蛰伏期,冒着热气的滚烫火锅变成餐桌上的不二选择。
在广袤的中国版图上,火锅因地制宜地折射出不同的地域特色,大北京地区中意涮锅,川渝地区独爱老火锅,广东地区离不开打边炉……而在威海,海鲜小火锅才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靠海吃海的威海人,充分发挥火锅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将海洋饮食文化的精髓融入火锅,新鲜打捞的海鲜入锅,虾蟹的鲜和牛油的辣在沸水中相得益彰,变成冬日威海最值得期待的味道。
食材的挑选,应当是完成一桌美味佳肴的重要前奏。正如袁枚老先生所说,“一桌上好的饭菜,买菜的功劳要占四成”。
塔山宾馆的海鲜小火锅以“鲜”字当头,牢牢地把好食材这一重要关卡,也正是因此,一到晚上就食客爆满。
海鲜是海洋的恩物,新鲜、生猛才能让人一见倾心、欲罢不能。
活蹦乱跳的大螃蟹、对虾、北极虾、鸟贝、海螺、牡蛎、文蛤、蛤蜊、蛏子、章鱼、乌贼、扇贝……40多种海鲜琳琅满目,分分钟让你实现海鲜自由。
除此之外,还有百余种菜品,再挑剔的胃,在这里也能得到满足。
如果说,川渝火锅追求的是麻与辣的味蕾刺激,那海鲜火锅吃的必定是原汁海鲜的鲜香,每一口里都藏着一片质朴的海。
海鲜小火锅以简单的青铜锅为容器,用最简单的清水为汤底,只为锁住海鲜最原始的味道,在堪称“食材照妖镜”的清汤锅底里,海鲜的品质好坏、新鲜与否,过一次清水便知。
对于无辣不欢的食客而言,可酌情加入正宗牛油少许,鲜与辣在沸腾的锅里充分吸收融合,辣而不腻、鲜而不咸。
海鲜火锅下放次序颇为讲究,海鲜类奠定鲜味,再依次放入肉和蔬菜,层层推进的鲜美让人着迷。
一般来说,先扔进一只跃跃欲试的螃蟹,待“蟹将”色泽金黄时再放虾,虾不宜煮太久,随后,便可加入新鲜的生蚝、海螺或扇贝等其他海鲜。
“鲜”字由“鱼”“羊”二字组合而成,顾名思义,有鱼有肉才为“鲜”。
虾鲜甜、蟹甘香,煮完海鲜汤底吸尽“虾兵蟹将”之精华,此时涮肉为最佳,来自内蒙古和青海的牛羊肉,在“咕嘟咕嘟”的海鲜锅中调理得鲜香适宜。
嫩滑的羊肉裹满浓稠的麻酱汁入口,鲜与香充盈整个口腔。再吃一口涮好的各式时蔬,健康又解腻。
传统意义上的大火锅讲究团团圆圆,吃的是一种热火朝天气氛,大伙围着一个大锅,举起筷子齐刷刷地下锅捞食,而随着分餐制、公筷时代的到来,干净卫生又精致的小火锅已经深受食客喜爱。
大火锅吃的是热闹与情怀,小火锅吃的是情调与个性。一人一锅的就餐方式,让你无需顾忌和迎合别人的口味,可以最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喜好。
火锅与其他菜品不同,扮相朴实,老少皆宜。大江南北的食材在火锅的世界里得到和解,而我们和生活的种种矛盾,也在这一锅鲜汤中得以释放和化解,这便是海鲜小火锅的魅力所在。
冬天里的第一顿火锅,不如就安排在塔山宾馆吧,就约上三五好友,把工作的麻烦和压力在“云雾缭绕”中一吐为快,在翻滚的火锅江湖里,找到人生的快意。
天气再冷,生活再难,没有什么是一顿海鲜小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来源:掌上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