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帮大家区分花蛤,蛏子,蚶子,蛤蜊,海

想想自己从小吃着母上的黑暗料理,

能长这么大也挺不容易的。

至于海鲜,要是能做到下面这样就好了

一、花蛤

肉质紧实有嚼头,本身口味较咸,可下重料炒。北方甚至辣炒花蛤。

特征:椭扇型壳,外面自然生长出的漂亮花纹,每个蛤都不一样。

在菜市场挑花蛤的时候,花蛤会伸出两条腿(shuiguan)滋水。

就挑滋你的买,他仿佛在告诉你:“快滚!本蛤还活着,别想打我主意!”这当然不能忍!

花蛤: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兄弟,油蛤。

壳更修长,壳质更光滑,花纹更细密,基本是如上图所示的高频率锯齿波。

(花蛤的话相比就是是写意大泼墨啦!)

两兄弟基本吃法差不多,油蛤稍微嫩一点儿。

二、蛏子

肉质肥嫩清甜,自家做一般加料酒清蒸,可葱油炒,可椒盐,椒盐比其他做法好吃三倍,好吃三倍,好吃三倍,重要的话要说三遍,就是口味重。

特征:长方形壳,一头两条美腿,一头一个肉脚。

说起来

小编一直觉得罗罗布的原型

就是蛏子……

蛏子:只有花蛤能介绍兄弟?我还有一个同时空同位体呢——竹蛏快来助助阵

区别:蛏子土黄色,扁长方形,外壳粗糙,厚重。竹蛏基本成圆杆型,细长,壳薄,光滑。

相同点——emmm,它们都很好吃!

据说竹蛏的壳很薄,能有多薄呢???得吸着吃不能掰着吃。恩,小编帮大家试过了,不开口的竹蛏确实一掰就BOOM。

还有人闹不明白“蛏干”是个神马东东

其实把蛏子晒干,就是蛏干啦~可别小看他们,这可是煲汤的佳品。

三、蚶子

——也叫血蚶

清水一烫,壳还没长开就可以上桌如上图。冷盘、下酒用。吃个“鲜”味儿。

费老鼻子劲儿掰开了如下图,里面血滋呼啦的。味道嘛。确实难以名状。

特征:

如图1,多条棱的圆鼓鼓的扇形壳。有多鼓呢?举起来从侧面看,两个小屁股攒成一个爱心形状。

如图2:血滋呼啦的。掰开以后,壳的内侧有“齿”。

哈哈哈,一样的套路,介绍一下蚶子的完全体

像这样黑不溜秋一溜腿毛,壳略显肾型,叫毛蚶

据说也是轻轻一烫就能食用。

据说携带病毒造成过甲肝大流行,所以小编不能给大家试试了……

除此以外,血蚶还有一个究极体

魁蚶,也叫赤贝(左边)

为什么叫“魁”?

因为有巴掌大

也许再配个图更明显

四、蛤蜊

帘蛤目很多蛤的统称,花蛤是蛤蜊的一种。有时候蛤蜊即指代花蛤。

海瓜子:

根据网络上诸吃货现身说法,现分出两大类海瓜子:

A类海瓜子_北方_1

覆盖地区:大连、青岛

B类海瓜子_南方_2(薄壳)

学名:寻氏肌蛤

拉丁名:Musculussenhousei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中腹足目/帘蛤科/肌蛤属

并不是小贻贝。

覆盖地区:厦门、闽南

最后,请南方的盆友拿好你们的酱油水,

北方的盆友拿好你们的……哎等我找个掩体!

我喊一二三,大家开始辩论南北吃法大不同~

我就在地上静静地做一朵安静的胖子。

至于贝壳……

你吃完了肉,剩下的都是贝壳!

内容来源:恶补

长按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什么是白癜风图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lizx.com/gltz/19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