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读物冬季到来养生养心养志

冬季到来:养生、养心、养志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如此解释: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冬天的序幕拉开,万物伏藏,世间进入休养生息的阶段。

人们顺应时令,也开始藏养之道。

01

养生

立冬之后,热气褪去,寒气渐生。

古人的养生方法追求天人合一,入冬之际需要进补御寒。

民间也有谚语:“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立冬之日,饮食是一件颇有讲究的事情。

有些地方,人们认为“吃前蹄补手,吃后蹄补脚”,他们会用枸杞、八角、桂皮,精心煨炖猪蹄;

有些地方,家家户户先用中草药熬汤,再加入鸡、鸭、兔肉、猪肚等去熬制。

另外,各地各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习俗。

吉林地区会吃饺子,因为饺子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南京地区会吃葱,因为葱性温味辛,可使体内阳气运行通畅;

潮汕地区会吃甘蔗,因为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

无论何种饮食风俗,都寄寓了身体健康的朴素祈愿,希望平平安安度过这寒冬。

在生活中,一方食事,也是人间头等大事。

烹炒煎炸蒸,万千风味最抚慰凡人心;五谷六畜八珍,满满的能量让我们捱过世事刁难。

就如英国作家维吉尼亚·伍尔夫说的:“人如果吃不好,就不能好好思考,好好爱,好好休息。”

人生很长,里面有千回百转的歧路,有数不尽的寒冬酷暑。

没有强健体魄,面对高强度任务时只会力不从心;没有充沛精力,解决繁复问题时就会心力交瘁。

领略生活的艰难,方知健康的可贵。

所以,我们与其一直谈财富、谈梦想,不如先颐养好身体。

认真吃饭,一碗热腾腾的饭菜,让疲惫有了安放之处。

好好睡觉,蓄足精气神后,才能与生活好好周旋。

人生的大厦,终究以健康作为基石。

02

养心

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一个冬夜,诗人李白披衣下榻,打算挥墨写诗。

醮了毛笔,发现笔墨已经冻干,李白也不恼。

他搭起炉火,啜饮着温热美酒,醉眼朦胧地看着月下的石头花纹,以为大雪落满山村,吟诗道: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不为万事忧,不生千丝愁。

李白的心境隐隐暗合了“水寒心简,天寒心敛”的养心之道。

古人重养生,亦重藏情怡心,忌忧忌怒。

他们会温一炉黄酒,三三两两凑在一块闲聊,过得悠哉闲适。

会焚香煮茶,借琴棋书画等志趣来陶冶情操,偷得浮生半日闲。

林清玄在《人生最美是清欢》中说: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冬天满目萧索,氛围凄冷,让人容易产生郁郁寡欢的情绪。

心态好的人,见冬风不悲,见花落不哀,反而品出一丝冬天的诗意。

境由心转,一念心净,寒冬皆暖冬。

我们常说:“人生是一场修行,修的是一颗心。”

人生中无处不风雪。

换一种角度,换一种心态,万般境遇到头来,可作书读,可当戏看。

03

养志

中国先民将立冬分为三个征候:

“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凛冬将至,天地之间一片清寒,草木纷纷凋零。生命进入低潮期,动物开始冬眠。

《说文解字》也说道:“冬,四时尽也。”

在许多人的认知里,冬季是四季终结,有寂灭之意;冷风乍起,有萧瑟之意。

但如陆机所说的:“四运循环转,寒暑自相承。”

春夏秋冬的更迭里,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希望。

漫山花丛,表面上看似雪泥欺压,但根茎仍汲取着大地的琼浆,静静等待着明年的花团锦簇。

蝉在暗无天日的地底下,蛰伏了好几个四季,积蓄着力量,择时破土而出,惊鸣一个盛夏。

冬季并不是生命的休止,它是一种绽放前的收敛,是一种迸发前的沉淀。

《遵生八笺》里有一句话:“冬之三月,乾坤气闭,万物伏藏,君子谨戒。”

自然的运行规律,暗含处世之道。

人生浮浮沉沉,生活起起落落。

我们的生活,会有烈火烹油之时,也会有无人问津之日。

像伊尹深谙治国之道,默默无闻地做厨子多年,直到商汤王聘请辅佐,他才大放光彩。

姜太公70多岁还闲居在家,潜心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直到渭水垂钓之后,人生才开始大有作为。

《易经》里说:“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高则高,当低则低。所谓进退有据,高低有时也。”

昙花惊艳一现,等待一整个白昼;俊鸟一飞冲天,忍耐三年驻足不飞。

君子讲究待时而动,即使身处低谷,也不失锐意,默默蓄积力量。

04

冬季进补

冬季的到来也预热了“冬令进补”,此时正逢开路方调养身体的好时间。然而相比进补,有些疾病却不能以进补的方式调养身体,而是要抓住养身的时节,扶正气、平阴阳、调五脏为上策。

冬季阳气内伏,万物潜藏,应该使神气内藏,安静自若,不要使皮肤过多出汗,导致阳气的耗伤。冬季五行属水,五脏属肾,五化为藏,因此冬季应培补精气,温阳益肾。冬季进补,不仅仅是补在当下,更是为了即将到来的春天做准备。冬季若不做好准备,春天便易受病影响。

肾脏旺于冬季,因而冬季养肾可事半功倍。冬令进补药性宜偏于温热养阳,但应以温而不散、热而不燥为主。冬季可服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具有温阳功效之品。

当归生姜羊肉汤

原料

当归10g、生姜10g、枸杞10g、山药10g、羊肉1斤

做法

1.羊肉切块后,用一锅煮开去血水,捞出洗净沥干。

2.生姜洗净后,切块,然后用菜刀拍扁;把适量水另外倒入汤锅里加热备用。

3.将羊肉块倒入炒锅或大汤锅里,加入姜块,大火翻炒加热至姜味飘出,随即倒入热好的水,放入当归、山药,一同煮滚后,转成小火,续煮约2小时至皮肉皆软,最后加枸杞适量盐调味即可。

食养功效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风湿痹阻等症状,被誉为补血第一药。

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鱼蟹中毒。

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等症状。

本方中羊肉能补肾,温补气血,当归养血而行血滞,生姜散寒行气滞,山药、枸杞补肾益精,相伍具有补血益肾,散寒止痛的功效。

注意事项

1.煮的时候保持小火,如果大火容易有血沫,假如有血沫浮出来,要确实撇尽,这样煮好的汤才不会混浊。

2.如果冬天容易手脚冰冷、畏寒,可以煮上一锅,每天喝1~2碗,能够帮助调理体质来御寒。

3.此方不适宜正处于感冒期间以及内火旺的人。

这是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的经典药方。秋冬季节,来碗一学就会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吧,让你在补血暖身的同时,又能收获健康和美味!

桂花枸杞粥

原料

枸杞和桂花10克,大米克,15克白糖。

做法

首先把桂花洗干净,大米也淘洗干净;然后枸杞去掉果柄和杂质并洗干净,最后把桂花、枸杞子和大米一起放在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用大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煮35分钟,要吃的时候再加入白糖,味道更鲜美噢!

食养功效

桂花有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等功效。煮粥的时候放入桂花,不但能让粥中香气四溢,还可缓解冬日干燥。枸杞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止咳之功效。

蛤蜊冬瓜汤

原料蛤蜊、冬瓜、料酒、姜片、葱花、盐。做法蛤蜊吐尽泥沙后,用清水冲净,外壳可以用小刷子刷干净。锅内加适量清水,放入料酒和姜片。将蛤蜊和葱花放进锅里煮开约一分钟左右。葱花也可以出锅的时候放,我是觉得现在的葱有点辣,所以先放进去煮了。下入切好的冬瓜片。冬瓜片变软煮好后,加点盐调味就可以出锅了。食养功效

这是一道低脂且营养丰富的低成本汤肴,适合减肥或者上火的人经常食用,因为蛤蜊性冷味咸,有滋阴润燥、软坚散结、滋润五脏等功效;而冬瓜膳食纤维含量丰富,是所有瓜类蔬菜中惟一不含脂肪的,并能抑制糖类转化成脂肪,因此具有减肥美容的效果。

海带炖豆腐

原料豆腐克,海带克,精盐、姜末、葱花、花生油各适量。做法先将海带泡发,洗净,切成菱形片。然后,将豆腐切成大块,放入锅内煮沸,捞出过凉,切丁。接着,锅内放油烧热,加入葱花、姜末煸香,放入豆腐丁,海带片,加水适量,烧沸,加入精盐,改用小火炖到海带、豆腐入味时,出锅即成。食养功效

海带是大雪节气的时令饮食佳品。海带性凉味咸,长期食用还有温补肾气的作用。因而,冬季食用海带,可增加人体的抗寒能力。

清蒸鳕鱼

原料

鳕鱼一片(克)冰箱里化冻,洗净沥水备用;葱1条洗净切丝,姜一小块5克切丝;橄榄油或其他素油2茶匙,生抽酱油1.5大匙,开水1大匙,糖1/2茶匙,白胡椒1/6茶匙。

做法鳕鱼片放在盘子上,大蒸锅放小半锅水,置炉上开大火,水滚后,鳕鱼入蒸笼大火蒸6分钟,熄火焖2分钟取出蒸好的鳕鱼片,请客时可以将鱼片换到干净盘子里。小号不粘锅,置炉上开中火,放入橄榄油2茶匙,炒香姜丝捞出放到蒸好的鱼上。原锅留油熄火后,依次放入剩余3料拌匀成汁。将葱丝铺到蒸好的鱼片上,趁热浇上酱汁即可。食养功效

鳕鱼的肉质厚实、刺少、味道鲜美,被人称之为“液体黄金”,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D,鳕鱼对心脑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中清蒸鳕鱼清淡爽口,简便易做,还有活血止痛的功效。

05

冬季养生立冬三侯我国古代将立冬节气分为3个5天,并由此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一候水始冰。水上开始结冰,不过水只是初凝,冰结得并不坚固。二候地始冻。土地开始凝寒,慢慢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冬季后便变成大蛤了。进入冬季后,生活中需要注意五“点”。●多“点”水常喝白开水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冬季一般每日补水量应在~毫升之间。●进“点”补冬天是养肾的时节冬天属于“闭藏”的季节,在中医来说肾主封藏,也就是说冬天是养肾的时节。冬天通过进补,养肾,可以使肾“精”更为充盈。阳气偏虚的人,选羊肉、狗肉、鸡肉等。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不宜食生冷燥热的人,选用枸杞子、红枣、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出“点”汗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出点汗,能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锻炼时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以微汗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护“点”脚寒从脚底生“寒从脚底生”。足为人体最远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而中医认为足底穴位与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防寒。冬季健脚即健身。●通“点”风多开窗通风冬天家里一般都会门窗紧闭,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人们总是在这个空间里呼吸会导致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缺少氧气,人体会出现头晕,胸闷的问题,所以要多通风。▽

东汉的《四民月令》记载,当时的人们每逢冬至,会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重要的节日。

清代时,也产生了“拜冬”的习俗,“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

这是古人为今年的丰收欢愉,也期待着明年的兴旺如意。

隆冬来临,我们不必感伤。

一切结束里酝酿着新的开始,一片冷寂过后终将春回大地。

愿你在冬季温暖和煦,仍觉人间值得。

(来源:洞见)

热文推荐

点击图片跳转阅读

特别提示

凡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lizx.com/glxg/100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