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个工作是捡贝壳,你愿意干么

北京哪个医生治疗白癜风好 http://pf.39.net/bdfyy/qsnbdf/160314/4786908.html
编者按底播或撒播是一种在开放海域中,进行人工放苗的贝类增养殖方式。在考量成本投入和经济价值的情况下,如何筛选到合适的苗种,使其既能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又能维持当地生态平衡,是一个关键因素。

10月中旬,我们与刘毅博士一起去到了琼海潭门做"底栖生物调查":对目标区域做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为后续的贝、螺类底播或撒播提供可持续的建议。刘博士是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的创始人兼总干事,有着深厚的生物学背景;跟着他来捡贝壳,是个怎样的体验呢?

今天是世界渔业日(WorldFisheriesDay),一起来看看我们挖螺捡贝的故事吧~

海报设计:符淑雅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潭门有着“千年渔港”之称,当地流传着许多与海相关的传说。到达潭门时天色已晚,小镇上两家饭店招牌,闪着耀眼的彩色灯光,并标有CCTV某栏目取景地字样。从海口驱车至此需两个小时,我们五人早已饥肠辘辘,选了其中一家坐下。

吃过饭,我们沿着潭门港堤岸,前往此行目的地"无所?归止"民宿,民宿合伙人之一林哥早已在等候。“80后”林哥早年曾是潭门的一名渔民,小小年纪就和父亲一起闯南海。父亲是有2年打渔经验的老渔民,父子并肩作战10多年,历经大风大浪,甚至生死考验。

后来由于鱼越来越不好打,林哥“洗脚上岸”,开始转型。年,林哥与朋友筹划开民宿,恰好也契合海南向休闲渔业转型的政策。虽在其它热门旅游区,民宿早已不是时髦概念,但对当时的潭门仍很陌生,林哥与其朋友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悉心打造一年,年,这家以“渔”为主题的民宿正式开业,渔船改造成餐厅、酒屋,渔网挂上贝壳是天然的风铃,“渔”元素随处可见。

渔船改造成的餐厅外景左右滑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lizx.com/glzl/105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